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分散成不同的学科,在学校里,至少在中小学阶段,学科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化学课、生物课、物理课、数学课,都围绕自己的理论体系,不发生与其他体系的联系。
学生的时间也被分割成块状,每一块固定时间,都是40或者45分钟。这个时间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课。
这种模式来自于18世纪的普鲁士,设计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培养服从权威,便于管理的国民,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大量具有足够知识,同时又能够遵守纪律的劳动者,使得普鲁士成为工业强国,使得大量的人成为中产阶级。
19世纪的美国沿用了这种体系,实现了让更多人接受教育,改善生活,同时促进国家实力发展的目的。
这种教育模式的根本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人格发展和知识体系建设,它的出发点是大规模和普及,在这两种目标指引下,效率是排在首位的,怎样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通过容易操作的模式消除文盲,普及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能够胜任机械化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工人。这样的工人需要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但不必非常深入,能够胜任工作即可;需要服从命令,在整个社会生产的流水线上,能够稳定的完成一个具体环节的工作;不需要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需要处理规则之外事件的能力,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工人只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完成具体动作,就像他们在学校时,只需要知道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即可。他们不需要有个性,因为大工业生产需要的是服从;他们不需要有创造力,因为流水线上的劳动不需要创造性的动作;他们甚至不需要思考能力,因为标准化的固定动作更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一个社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伴随着的一定是对其他模式的放弃,这是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利益,选择了灌输就放弃了独立思考;选择了服从就放弃了个性;选择了统一就放弃了多样化。更值得担心的是,经济学说的成本是包括一切可能出现的利益,有很多情况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到底放弃了什么,要依靠人们的想象力去想象,你能想象到的最大利益,就是你当前认知中的成本。
所以,选择了一个看似公平的学校运作模式和相应的考试制度,就放弃了巨大的可能性:人才更加多样化、思想更加深入、知识之间的链接更加丰富密集、人和人之间的协作更加复杂的可能性。
走出舒适区,追求挑战,才能不断成长,教育模式的舒适区同样需要被打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固步自封,与其被时代逼迫转变,不如主动成长,在变化中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