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小说中,西门庆和潘金莲是“风流成性”“水性杨花”的典型代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总是会隔三差五的看到明星出轨的新闻。就像著名情感理疗师Esther Perel说的:“我们过去结婚,是初次尝试性爱;我们现在结婚,则是不再和别人做爱。”
比如2017年4月12日,白百合被拍到在泰国密会猛男,被曝出轨。
“全明星探”直播爆料陈思诚近期在酒店套房与两位女子过夜,疑似出轨,引发轩然大波。
林丹在妻子谢杏芳孕期出轨。事情发生在2016年9月中旬,也就是奥运会结束不久,当时他的妻子谢杏芳正有孕在身,而林丹却抛下妻子,与一位女星幽会,林丹主动拥抱并有亲昵动作。
出轨在人类历史中由来已久,并且并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难道“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而且“死性不改”就是人的天性?更重要的是,很多出轨对象都是大家标榜的好男人、好妻子,前一秒还是死了都要爱,下一秒就是你到底爱谁。比如刚才讲到的明星,出轨之前都是恩爱有佳,感觉要被融化。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人们眼中的“好男人”“好妻子”频频出轨呢?
有一种生理理论我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这种理论为男人出轨寻找到了天生的基因和完美的理论依据:男人是高级的雄性动物。雄性动物有个基因决定它必须尽可能多的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那要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多的遗传呢?有看过动物频道的都知道,就是用各种方法来尽可能多的跟雌性进行性交。从遗传学来说,这些现象对男人来说这是“必须的”!所以说这不是男人的错,也不是社会的错,是雄性动物基因决定的。因此当下所谓的婚外情、出轨等贬义的词语都只是社会道德的产物罢了。
还有一种假设认为如果有出轨说明是两个人本身的感情出了问题,要么是你有问题,要么是对方有问题。但是不可能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有问题啊?正常的逻辑是这样:如果你在家里可以满足的情感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那你没有必要向外寻求情感共鸣。但是如果激情有保质期呢?如果真的有些东西是一段完美的感情中不能给予的呢?如果幸福的人都会出轨,那么他们是为了什么呢?
情感理疗师Esther Perel认为,夫妻之间生活二三十年,会自然衍生出一个问题:接下来我就要这样度过我的剩余人生吗?结论是一部分人跨越这条界限只是想打破这种死沉沉的婚姻状态,把它作为一根救命稻草。对于中年夫妻来说,比起性爱,他们更在乎的是欲望:渴望得到非凡的感受,渴望关注,渴望被重视,所以出轨的一个重要核心原因也正是如此:你无法让你的爱人一直对你保持欲望。因为出轨才会一直存在。
以上理论都是从生理层面来研究出轨行为,但是不免忽略了社会因素的影响。2011年,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一行人从我们小时候依恋类型的角度研究了出轨,揭开了社会因素的一层迷雾:依恋是指我们生而就有的一套情感、认知和行为模式,它的影响贯穿我们的一生,而且在后天也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幼儿期的主要依恋类型有3种:安全型、回避型和抵抗型。
安全型:这类儿童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但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出不安,母亲回来时也会热烈地欢迎。
回避型:这类儿童会回避和忽视母亲,无论母亲离开还是返回都会表现出很少的情感反应。(更倾向于出轨)
抵抗型:这类儿童无论母亲是否在场,都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表现出焦虑。(更倾向于出轨)
三种依恋发展到成人阶段的时候,相应的表现就会更加明显了。
安全型依恋的人拥有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他们在爱情关系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
那有些爱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允许自己依赖他们的伴侣,并且会因为和他人太过亲密而感到不安,这就是回避型依恋人格。比如他们会经常说:我宁愿靠自己也不愿意靠别人,我不喜欢对别人谈论自己,没有亲密情感的一生,我也能过的不错……当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时,他们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人格。他们会尽量避免过分熟悉的亲密关系,不愿意付出,以保护自己免于承受被人抛弃的痛苦;与的恋人相处时,也很少感到亲密和幸福。这听起来很奇怪,但是他们就是这样一种人,因为在小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一般这类人往往经历过童年的创伤(比如父母的虐待或者酗酒等)因此对待亲密关系一向如此。
还有一种恋爱类型是他们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样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
虽然他们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也仍然相当高,就是因为这种依赖感和不安全感太严重了,导致感情里没有空间,落得爱人仓惶逃走的下场。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出轨好像是无法避免的一件事情了,那么是不是出轨以后的感情都无法再挽回了呢?也并不是这样的,出轨就像是一次尝试,尝试之后也许会为婚姻让路,发展出一段新的感情契机。
出轨为什么让人很难接受,那么面对出轨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这部分我们放到下一部分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