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时代虽然说,战争的最后结局,取决于军事上的对决,甚至讲大一点,取决于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但是能不能打赢所谓的大东亚圣战,那是天皇的问题,能不能多活一会、活好一会,才是各级鬼子和汉奸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方是新四军还是国军,有时关系并不大,因为生活最可贵的是钱、枪和地盘,并不一定非要你死或者我亡。潘汉年无疑是无间道的高手。他成功地拿到了情报,摸清了鬼子的意图,然后安然回到根据地,带着大家度过了扫荡的难关。但是,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潘汉年能够得到大力宣传,是因为他所在的阵营,最终成了胜利者,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在当年,同他一样出色却分属不同阵营的人有很多,只不过他们分属军统、中统或者其他部门,所做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有不同的评价罢了。因为时代隔得不远,更因为蒋介石一系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光是新四军懂得统战,军统、中统在敌后同汪伪打的交道,那也是多了去了,从他们那里弄来的情报,或者达成的协议,更是多了去了。甚至可以说,汪伪主要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国民党重庆政府,因为,抗战一结束,大部分伪军就换上了国民政府的旗号,形形色色的本土无间道,都顶着国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第一批接收大员。如果没有事前的长期培养,蒋委员长怎么能找得到,这么多打前站的喽啰呢?如果蒋介石一系取得了内战的胜利,那军统、中统及各路敌后纵队的工作,肯定会大书特书一笔。因为,那都是抗日英雄们在敌后挺进的重要成果啊,并且还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保障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失地的及时恢复与接收,最终实现了军令政令的统一。只不过,蒋委员长在那场战争中打输了,并且呢,各路接收大员的吃相,猴急到连蒋委员长都看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对这种事情,就只能浮皮潦草地一笔带过了。不管是谁,身处敌后面对形形色色的武装时,难免有不知所措之感,一支部队到底算国军还算伪军、民团,时常是捉摸不定的事情,单凭旗号去分敌我,分分钟会被团灭。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军队的性质,当然是以军纪来划分的,对老百姓好、不打骂人的就是国军或共军(视感情立场而定),到处抢钱烧房子的则是鬼子伪军。问题是,现实中的司令军长们,处理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利益至上。一支军队愿意挂国军的旗号、听重庆的命令,那它就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蒋委员长的忠实员工。有这个正确立场,军队就是抢掠烧杀,甚至跟着鬼子胡作非为,那也不过是小节略亏,委员长绝不会跟你认真的。同样,共军的态度,也不会相差太多,抗日战场上大家对其他军队,都是一个标准,就是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不管你抗日有功还是冤情似雪,都只能算异已分子,动起手来毫不留情。所以国军在太和一出手,就是把共军斩尽杀绝的架式;而共军碰上亲国军的赵侗,也是全部消灭不留活口,连俘虏都要活埋,比对鬼子还狠。这些人死的时候,当真有什么滔天大罪吗?显然不是,但是有关部门就是要拿宝贵的子弹消灭他们,而且把这项工作,放在比打鬼子还要优先的位置上。因为,这就叫政治!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中央军、民团军、伪军都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可以疯抢赋税,即使把农民饿死也在所不惜;可以投靠勾结,相互利用挂牌上市。但是,不讲一切规则、不顾一切后果的结果呢?他们把利益疯狂地最大化的结果,体现在什么地方?换而言之,在鬼子来回扫荡清乡的冲击下,青天白日旗象割草一样纷纷倒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民政府的影响力,变得非常低了。许多时候,改革与革命在你追我赶。如果改革走的越来越慢,甚至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按要求进行,那革命的风暴、叛乱的风潮、甚至敌国的军队,会代替它完成这种历史使命的。比如,国民政府自身无法做到的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血与火的力量,会代替它实现。所以呢,地方利益集团、派系利益集团,可以用各种官僚的方法,阻止中央整顿秩序,阻止农民诉求土地。但是,当鬼子出现时,他们继续这样玩啊?当解放军大炮轰鸣时,他们继续这样玩啊?当土改遍布村野时,他们继续这样玩啊?在那个纷乱的、充满矛盾价值观的历史大变迁中;一个人应该何去何从呢?是当安份良民,还是造反作乱?是忠于蒋委员长,还是追随汪副主席?是忠于自己的民族,还是选择一个能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集团?人们都在做着痛苦的决择,人们都在纷纷的行动着,他们都通过自己或大、或小的力量,影响着历史的变迁。社会上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在利益面前都是积极的、能动的,他们追求利益时会冲突,也会在冲突中实现联合,最后汇集成强大的力量,造就了历史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权力、多高的地位、多大的才能,面对潮流都是渺小的。元末明初,刘福通死,有朱元璋;朱元璋死,有朱棣;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功业,绝不会因为某个当权者死亡而结束。明末农民起义军,王嘉胤死了,有紫金梁王;紫金梁王死后,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总而言之,那股无可抑制的叛乱,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也不会因为某次失败而停止。明末清初;努尔哈赤死有皇太极,皇太极死有多尔衮,多尔衮死后有索尼、鳌拜等一干人;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王朝功业,绝不会因为某个当权者死亡而结束。绝不只是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之际是如此的。翻开历史,任何国家、任何王朝在交替之际,都是如此的。至于翻开中国现代史,就更是如此了。康梁保守了,有孙中山和汪精卫;孙中山和汪精卫之后,有蒋介石;蒋介石之后,……。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由所有人共同凝成的时代大潮,由大小利益链条博弈交织形成的政治力量,永远在不断地前进或后退,绝不会因为某个英雄人物的先进、滞后、死亡而结束。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