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9月27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第15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数说教育十年”。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我国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招生比例已超60%。同时,我国也正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比例已达到14.4%。
就着这个新闻,作为有意继续读博深造的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经过了解更多的信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将会计、审计专业学位类别调整到博士层次,这就意味着会计博士专业学位首次设立,也就是说会计专业博士即将金融实质性培养阶段。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是非常兴奋的,这就意味着有机会、有可能继续深造,追求更高层次的进步。同时我也看到网络上不同的人对这个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也发表不同的意见,这些都能理解。
经过我在今日头条的新闻频道看到底下的评论,大多数展现出来的评论是不理解的,对这个存在疑问的,或者发表自己的批判意见的。
对于这些不同生长环境的人,所发出的不同评论,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舆论环境自由的体现,人人都可以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也有几点要思考的,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很难以个人或者某个小团体的利益的为转移的,并且这会是国家以及各高校会投进大量人力、物力去做的一件事。基于这个的基础上,再去讨论、再去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才是一个理性人该去做的。
网上有人讨论:这个社会需要那么多的博士研究生吗?其实整个话题很难去讨论,没有掌握供需双方的数据,仅仅依靠个人身边的感性认识,然后就得出了简单的结论。就好像看到北京堵车的普通市民,可能就在心理嘀咕:这个社会需要那么多的车辆吗?殊不知,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东、中、西部的地域发展差异,有三大产业的行业发展差异、有城市、乡村的差异。国家机构所掌握的数据不会比某个个人所了解得更多吗?
比如说,网络上就开始质疑专业博士会水、会低质量。讨论“专业博士水不水”这个问题,这真不是普通人就能够展开讨论的,它需要很多调查数据来支撑,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它不会是立竿见影、它不会是自诞生开始就完美无缺、它需要时间去见证和成长。
又比如,在网络上看到有人讨论“专业博士”和“学术博士”的优劣,明里暗里的似乎“专业博士”就低人一等。我还记得专业硕士刚出来的时候,也有同样的讨论,现在知乎、百度上依然能看到很多人煞有其事的分析一大堆,殊不知现在我国硕士研究生中,专业学位招生比例已超60%。考公考编对专业硕士也是放开的,还有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专业硕士也是放开的,当然这个放开和认可需要一个阶段,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的人可能成为牺牲品,有的人会吃到红利,这就看各人的选择,你选择认可它的领域,就吃到红利,选择不认可它的地方,那也是自己的选择。
当然这些讨论都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所发表的言论的背后都是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思考以及决策过程的展现。
不同的人的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看你目前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现在都还能时不时收到我的学弟学妹的咨询,他们问:是考专业硕士好还是学术硕士好。当他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心里是有答案的:学术硕士难考、专业硕士相对好考,但专业硕士社会认可度相对而言低,而他们的各种情况可能只能够支持他们考专业硕士,这就是他们心中的答案和他们的情况。
我要思考的是这个问题还有讨论的价值和空间吗?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的,学历、学位本质上是一个门槛,是社会分配资源的一种方式。不管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依据自身的爱好、情况,立即行动起来备考,才是正确的道路。
我有好些个朋友,在我读专业硕士期间,他们问了很多次我同样的问题,并且表示过想要考,我现在都硕士毕业了,他们依然还不见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还在不停的在网上百度“专硕好还是学硕好?”这样的问题。
现在国家推进“专业博士”这个培养方向,我们作为个人,普通的个人,更应该去思考的是,在这件事中,我能够去做什么从而获得收益?或者是去做什么避免成为变迁的代价?而不是被情绪化影响了自己的决策,不要在网络上跟着舆论群情随波逐流蹉跎了自己的人生。
个人是很渺小的,同样人也是一个时间性存在物,与其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益的讨论中,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