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媒体讨论不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豆瓣总被作为典型拉出来游行示众。豆瓣的用户量并不小,但是变现能力却屡遭质疑,上一轮融资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了。
从模式上将,豆瓣属于国内最早的共享知识社区,平台开放出来供大家生产内容,而平台再通过内容进行变现,是典型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成功之道。 UGC平台的成功必须是两个中心——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针对内容生产者而言,必须设置良好的机制,让他们能够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对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变现,让优秀的生产者获益,并持续不断生产优质内容。针对内容消费者,也需平台设置良好的内容呈现架构,持续呈现优质且有价值的内容。
豆瓣属于国内最早的一批共享社区,而知乎是其升级版。
<一>
豆瓣以书影音起家,更像是发布关于书籍知识、电影和音乐的交流平台,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多偏重于文化知识相关的浅层分享;内容呈现的机制包括:内容框架(读书、电影、音乐和FM),社区组织框架(小组和同城)和商业变现框架(东西和市集)。
豆瓣社区的成功架构于兴趣之上,社区社群的成功就是依赖于网络技术,将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粘性的社群,最终进行社群化变现。变现方式通过品牌广告、高质内容的出版和销售图书和票务等。
豆瓣最大的问题是移动转型失败,老一批用户的流失。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移动端最大入口仍然是APP,豆瓣先后推出十几款APP成绩并不好。豆瓣的品牌在10年前,是年轻的品牌,品牌年轻化不够,新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用户量受限。豆瓣APP为什么没有获得成功,和知乎的原因很像,待会儿一起分析。
<二>
知乎成功更多的是架构在标签之上,具有行业社交属性。标签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周鸿祎在知乎上的标签就是360 CEO、安全领域的专家和互联网公司大佬,不是一个爱好篮球、跑步的普通中年社会人,在豆瓣上周鸿祎只是某个或几个兴趣的爱好者。
标签的领域属性决定了知乎的内容架构,就是按照各个领域,包括科技、创业、情感、律师、星座等等,内容产出自动归属相关领域和群组。社区架构是呈现在某领域的话题之上,内容的生产时由各个带有标签的人完成。知乎尚未进行商业化变现行为。
<三>
豆瓣和知乎移动转型都不成功。豆瓣成立于2005年,但在2011年和2012年进入成长巅峰,2012年豆瓣的月覆盖用户突破1亿人,日PV更是突破1.6亿;而数字现在就变为了APP日活日均13万多。知乎则是2010年开办,直到2013年才开始公测,主要阵地也是PC端,开放注册后注册量飞涨。
(数据来源于清源火眼,上图为Android数据,下图为iPhone数据)
豆瓣是在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最佳时期PC端成长较快,飞快地用户增长让他们忽视了移动端的建设。而知乎则赶上了移动端转型的时机。一时的成功有时候比失败更可怕,它总让人们忽视自己真正的缺点。
豆瓣在长期而言,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变现兜兜转转,一直效果不怎么好。而知乎已经迎头超越了豆瓣,深度阅读价值远超越了豆瓣。
<四>
知乎的变现之路:它价值在高质量的内容沉淀和高知作者。虽然移动端产品体验做得很差,并不妨碍其公司的价值。知乎对投资机构的选择比豆瓣要聪明很多,不仅引入资本,而且引入技术资源腾讯和搜狗。去年11月份,引入腾讯和搜狗的资源已经成为了其发展的节点,腾讯和搜狗的超强的产品打造能力、搜索等相关技术和商业化变现,以及更多其他资源,都将对知乎带来长远的影响。
从内容价值上来说,知乎要远远超过豆瓣。随着知乎的慢慢长大,它甚至将吞噬掉原先属于豆瓣的品类。
仅就标签而言,知乎对在行的威慑力远比豆瓣大。同样是行家,知乎上拥有的带有标签资源远远超过在行,甚至达到秒杀的功效。
豆瓣和知乎切入的领域都属于知识和技能的共享,想把这一块做好?周源和姬十三做属于同一种,他们都是汇集了专家资源,可采用高举高打的方式做,也就是利用专家的标签作为评价体系,并吸引用户最终完成交易。
豆瓣阿北和厅客林超则是另一种。豆瓣已经迷失在变现和移动化的路上,而新兴的厅客,则是试图以兴趣的方式吸引各种受众(以自由职业者和半自由职业者为主),从占星、情感和美食等入驻打造个人品牌,最后完成个性化服务的交易。豆瓣的出生时机,也觉得了其轻公司、轻模式的属性。
豆瓣兴趣小组的变现能力一直备受质疑,对意见领袖和意见领袖并不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兴趣小组聚合起来的人,并不能依靠兴趣获得收入,甚至不能依靠兴趣为生,这正在让它错过下一波中国中产阶级大爆发的机遇。想要依赖兴趣聚合社群变现,就必须将模式做重,打造互联网+的产品,不止是互联网工具。
就整体的产品逻辑和商业化逻辑而言,知乎已是豆瓣所不能比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