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课我问学生心情不好时如何调节:女孩子说喜欢逛街,吃东西或者散步写日记;男孩子说出去打个球出一身臭汗,回来之后继续投入学习。
每个人都有心情起伏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调节情绪。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喜欢理发,把头发剪得短短的,风一吹,万事皆空,气定神闲,身心舒畅。
婆家有一个妹妹,气质很好,谈吐优雅,很有见地,会拉小提琴,身心烦恼的时候就一个人背一把琴跑到河堤四顾无人弹一曲《梁祝》,很是让我羡慕。
所以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一定要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让自己掌握一门技艺,不为炫耀,不为装点门面,只为自娱自乐,一生也会受用无穷。
小时候觉得艺术远远高于生活之上,从不敢奢望。初中时有一位音乐老师在学校招生,大概是不收费,当时有很多人报名,都是些长得很漂亮拔尖有气质的姑娘,像我这么一个丑小鸭,远远地看着、羡慕着就够了。
上了师范,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各种文体活动。很多师范同学都会弹琴、吹竖笛、长萧,打得一手好乒乓球,学习工笔素描。但当时见识短浅,一心只想着奋力一搏,如何摆脱被安排好的命运,如何才能考上大学,所以并没有深入地接触这些知识。现在想想,真是一种遗憾,无奈当时年幼无知,一叶障目。
但对艺术的渴求从来不曾改变。
现在年岁渐长,孩子都老大不小了,自己觉得人生欠缺的东西和遗憾,不想在孩子身上重演。
给孩子报了钢琴、绘画、乒乓球,基本上他有兴趣的,想要尝试的,都带他见识了一番,现在依然坚持的兴趣班也就只剩下了绘画。所幸孩子聪慧专注,在绘画方面颇有爱好,一直坚持地很好,这么几年也一直趣味盎然。
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开心幸福。人生之路未必一片坦途,一定会有烦恼,会有疑惑。只愿他长大的那一天拿起画笔可以画出心中所想,怀抱乐器可以弹奏心中所愿,可以提笔写文,可以下马写诗。
世界那么精彩,胸中有丘壑,日月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