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成为讲书人》共读的第10天。
内容分别包括打磨讲稿的原则、讲书稿应避免的“知识诅咒”、精简讲稿的语言和如何打磨出通俗易懂的讲书稿。
海明威曾说过:“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通常一篇稿子,从中心思想到逻辑结构,再到措辞用句,作者都要反复推敲。几轮下来,终稿与初稿相比,早就面目全非了。所以,好稿子都是从“狗屎”般的初稿改出来的。
改讲书稿首先要扫除讲书路上的“障碍”,主要是指那些在听书时会让听众卡在那里,不再跟随讲书人节奏往前走的障碍。
常见的障碍和扫除方法如下:
1、错误的细节
2、存疑的事实
3、敏感的话题
4、地域差异与歧视
5、遗留的信息
6、易误解的词汇
赵冰老师强调:在讲书过程中还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知识诅咒”。
“知识诅咒”的英文是“thecurseofknowledge”,意思是“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听的时候,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完全给对方解释清楚。”
那怎么破除知识诅咒呢?有以下五种方法:
【1】做类比,打比方
【2】把抽象语言具体化、形象化
【3】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语
【4】使用辅助图表、道具
【5】讲给外行或理解能力弱的人听
那讲稿如何做到字字珠玑呢?
三个方法:选择恰当的词语、简化词组、缩减句子的长度。
要让讲书稿通俗易懂,须注意两个方面:
1、对象感。想象有一个人就在你面前,你在跟他对话,写稿时加入“过渡语”。比如:“唉,对了,说到这件事......”“你说对吧?”“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聊聊......”
2、口语化。讲书的语言不是书面语,而是口头语,要像跟菜市场里的卖菜大妈聊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