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日总是人们最开心,也是最热闹的时候。特别是缝上一些特殊的传统节日,各地都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而对于现在人们来说,以前的时候,元宵节,春节,那才叫个热闹。以前的时候人们都赶着时辰,家家户户的奔走拜访, 也不知怎的,现在的节日虽说热闹欢乐依旧有但是总比以前感觉少了几分味道。为此小时候的我,每年逢年过节看着书里作者所写的童年过的年,看着那一个个字眼里透出来的热闹,有味,都感觉羡慕死了。
虽说羡慕,却也不知从何而来,或许因是因为有了对比与小时候的逢年过节相比,感觉习俗好像也没少什么该做的也都做了,但是又总觉得少了几分情趣。
儿时按照当时老家北京的习俗,那么这春节开始的那可是老早了,刚刚入冬,10月份左右大家就开始忙里忙外,只因为期盼着在春节将至。老一辈的人往往都是这么过春节的,从10月份开始准备捯饬捯饬,硬生生准备到了1月份,但是到了1月份过年之后,春节的热度也并不会简单与前面准备的时间相比,后面庆祝的时间也是老长的;甚至有时可以热闹到五六月份。不过与现在相似的春节,永远最热闹的都是腊八到三十那几天。从腊八开始,街上的小贩也搬出了他们储存已久的年货,于是一走至街上那满眼满鼻的都是食物的香味,不免的勾起了人们肚里的馋虫,结果就早就了街上人手一提吃食这样的盛景。结果因腊八熬的腊八粥也甜也好吃,过年时禁不住多吃几口,再加上平日里也没少买些零嘴,到是过年的时候总是会胖那么个两三斤。
若说腊八是春节锣鼓敲响的第一声,开起了春节的潘多拉魔盒,那么则除夕这一天当真真的是春节的高潮。除夕左右这两天人们就开始拿出自己买的年货,穿新衣的穿新衣,放炮的放炮,特别是除夕晚上那炮声,震天动地,不是依据小时的传说那应是下周年寿,不过我倒是认为这炮声吓走的恐怕不止是年兽,还吓哭了许多小孩。因为普遍在北京家家除夕那天晚上都有守岁的习惯,为此人们也不睡觉,街上灯火通明,炮仗发出的光亮更是照在这街上格外绚丽,而这绚丽之下也映出了人们脸上那因喜悦而露出的笑容;如若想一幅画来呈现当时的景象,恐怕这清明上河图也不够看的。除夕过后,大家的热情也不见跌落,甚至街上更加人满为患,基本上初一过后大家都打开了院门,该游玩的游玩,该拜访亲戚的拜访亲戚。当然在中国春节一直以来都是要团团圆圆的,为此有许多人选择在除夕过后去墓园里给自家先祖扫扫墓,顺便供上些当天自家新做的饺子等等。而春节虽说音是在1月多结束的,但是3月份的元宵节又带来了这寒冬里的另一高潮。
元宵节的庙会可谓是比春节的除夕,那时还要热闹,虽说春节有泡仗,但是元宵节的花灯却是比这炮仗还要明亮。相传当年在宋朝鼎盛时期皇帝大手一挥,解放宵禁,而作为首都的汴梁城外一塔上将会被点上99层的木,而这99层目灯盏将整个汴京照的灯火通明。同样元宵节与古诗的人们来说,也是团圆的日子,我也记得小时市里也有庙会,庙会上还有贩卖花灯的,而在我的回忆印象中,我也曾举着那花灯与伙伴们一同追跑说笑;而这又是好一番热闹。
可是如今这热闹也热闹不起来了,剩下的只是形式,这情趣倒也不剩了。
现在所有的节日风俗都依然变成了教科书上的东西,其所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形式,这也导致节日开始被人们淡忘其真正的含义,渐渐变成了法定假日。现如今真正能够带给人们乐趣的街日也已然不多了。或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过节日?节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那么多的风俗那么繁琐 ,还不如好好歇着。但是那些风俗的存在真的只是僵化的礼节吗?我认为若从古至今所存在的风俗真的成为了僵化的礼节,那么到可怕了,如今人们因为礼节的繁锁开始对于一些节日,避之而不及。像中秋这些,本应团聚的日子里,人们也四海为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热情与欢乐,有时留下的只有长者在月下盼着与儿女团聚的思念之意。如若风俗真的成为了江化的理解,那么现在又与孔子那时的礼崩乐坏有何区别呢?虽说可能并没有那么的全面性,现在人们心中有着超前的思想存在,但是于人之初的感性却缺少了。这也导致人们总说没年味了。那么我们有应如何找回年味,找回曾经的感觉,至少不是现在的麻木。可是我们又应如何找回呢?难道是恢复到从前那样的春节,街边都是摆摊的集市,然后人们互相串门,像90年代那样?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所存在的差距,使我们必然可能回到从前的样子。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将我们所丢失的东西找回了吗?我认为其实是有办法的,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他们只是春节的形式不一样,只是热闹的根源不一样。新的一年是万象更新,每一个节日都有每一个节日的意义,例如以春节举例,农业社会的春节是八宝粥是许多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而现在工业社会,那么或许这个时代的万象更新这个时代所都有的春节的特色更可以是思想精神上的富足,更新。毕竟鱼以前那一个年代,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本能层层的问题,完全可以向理性,向逻辑上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