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奶茶梗”很火,我们也蹭个热点,如何用一杯奶茶的钱开启一份基金投资呢?
1. 对照网上热门基买,比如这几天刷屏的蚂蚁战略配售?
2.跟着排行榜买?或者是跟着各大网站、各家银行、各大券商的重点基金池买?
3.无脑做基金定投或者一键跟投大 V?
当然,以上行为没有对错,看处于什么样的行情。如果在市场上升阶段,怎么买都会赚钱,你都很满意;在市场下跌趋势中,怎么买都觉得不对,你都不会满意。
所以,开启投资之前最核心的不是“你该怎么投”,而是你“为什么要投”?
一、 为什么要投资?
你投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把投资的目的仅仅定义为赚钱,我们经常会后悔。后悔买少了、买错了、买亏了,心情都会随着账户的涨跌而波动。
最近很多偏股型基金回撤比较厉害,很多朋友就受不了,觉得被银行/被网站/被所谓大V给骗了,其实是没想明白投资的意义。
每笔投资背后都牵着一份生活。我们需要赚钱,也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生活。想明白,你想做投资是满足什么样的生活?是为自己还是为亲人?为未来还是为将来?
做基金投资没法让我们发财。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有钱人基本都是企业主或者是企业高管,只有极少数人是通过炒基金发财致富的,当然收入高的都是基金经理。创富最容易的往往是企业上市,持有的原始股权的高管财富都会翻好几百倍!
二、平常心,切记线性思维
想明白了“为什么投”,还要平常心,避免“线性思维”。
前段时间,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一朋友,本金100万,今年炒股最高峰赚了180万,觉得自己很有炒股的天份,想把工作辞了,全职炒股。目前状态是每天早上9点就坐在电脑前等开盘,一直到收盘之后才联系的上。经过时间的复利,目前,终于只赚了100万了(这一个月亏掉了80万),最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投资策略。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第8大奇迹,是“复利”。我想很多人都误用了,“复利”的前提你得找到一个可以持续增值的标的。
个人投资者往往把机构投资者一些理念拿来误用。我们买个基金就是打理下闲钱,过自己日子。机构投资者是靠卖他的策略、他的理论赚钱的。所以,他讲投资框架很好的标的,是在进行持续增值的。
我们呢?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可以让自己持续增值的,比如努力在单位好好干,拿更多绩效;比如赚了点钱,去做点生意,勤劳致富。
千万不能用“线性思维”想当然。觉得之前投2万,都赚了50%。要是投200万呢?觉得今年已经赚了50%了,明年再赚个50%,后年再赚个50%,差不多了!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
三、到底该选什么?
1.该选什么类型?
很多朋友非常痴迷去追明星、追热点,总是四处打听到底该买哪只?
到底是该买权益类、指数、固收类?到底该怎么选,核心在于确定了自己的投资目的以后,再看看有你多少本金和能持有多少时间。
就比如,过去,我想从成都去深圳旅游(这是目的),可以坐飞机、坐高铁、自驾甚至徒步。这些交通工具选择就如我们选不一样的基金品种。没有好坏,只有看是否匹配你的诉求。
如果你有1000万,一年就想赚10万,你买点活期就搞定了,何必折腾呢?如果你有100万,一年想赚10万,可能要买固收 +了;如果你只有50万,一年想赚10万,那就需要选一些权益类产品了。如果你只有5万,一年想赚10万,那可能就是在做梦了。如果只有5000元,一年想赚10万,那就去买彩票吧……
投资不能让我们变得大富大贵,只是帮我们修正一些行为,养成一些思维,打理好自己财务,不至于吃一些眼前亏。
2.该选什么具体产品?
投资很多时候,追求的都是自我内心的平和。不用追星,每个人风险收益特征不一样。更多要关注自我内心感受度。
就如去餐厅吃饭。不知道哪道菜好吃。1.你可以多点,再自己品尝;2.看推荐,自己再尝;3.自己挖掘。
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如何投基金。其实投基金最简单的诉求就是“信任、放手”。选一个你信得过的基金经理;买了以后不要天天去看。如果买了之后,你天天惦记着,那么就是你买多了或者是买错了,再或者你还没有理解投基金的意义。
我们常说,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是为了让生活变得轻松,我们很多朋友做了一份理财之后,人变得焦虑了,变得盲目了,变得连奶茶都舍不得喝了,变得中秋都舍不得给父母买月饼了,变得国庆都舍不得带家人出去旅游了……
最后,要记住:理财是让生活变得美好,而不是让我们陷入对未来无尽的焦虑和恐慌之中。秋天,还是该给自己买一杯奶茶,这是生活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