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沟通,与人谈话。
当你与你的客户、同事、亲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你会遇到那些谈不拢、说不通,甚至正面刚也无法沟通的情形吗?
哈佛谈判项目组潜心研究15年,推出了沟通权威力作《高难度谈话》,书的封面上写着:让你对客户、对同事、对亲人,突破沟通中最艰难的时刻,成功驾驭高难度谈话。此书一经推出,立即畅销全球,多次再版。
下面,我们来拆解《高难度谈话》的第一部分,探究谈话难以达成一致的原因。
在刚刚结束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房似锦和她的妈妈就无法正常谈话,房似锦的妈妈一次又一次地找房似锦要钱,并用爷爷、弟弟做为要挟的工具,而房似锦委屈、愤怒,正面刚,她们之间沟通困难,还得许姑姑从中斡旋。
在房似锦的眼里,她的妈妈自私,偏心,重男轻女,只知道管自己要钱,不管自己在大城市打拼有多难。
而在房似锦妈妈的眼里,你房似锦是我生的女儿,你挣那么多钱,我要过来,添补家里和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所以房似锦母女的谈话,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各讲各的道理。
《高难度谈话》一书剖析了高难度谈话的三层对话结构,把谈不拢、说不通、正面刚的底层思维逻辑呈现给你,让你找到破解之道。
一、发现问题
1、“发生了什么”对话
每个人所处的地位、生活环境、工作场所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所获取的信息会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包括原生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工作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价值观不同,关注的信息也会不同。
同样的信息,受每个人观点、喜好、价值观的影响,会给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描述。
当你与对方沟通时,第一层要解决的就是双方之间的信息差异问题,也就是搞清楚,双方谈的信息差异是什么,也就是“发生了什么”?
2、情绪对话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当对方听不进你的意见时,就会生气,甚至火冒三丈。
每个人用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事情的对错,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于是就出现了争执,对抗,甚至会出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情况。
这其实就是双方情绪的表达和宣泄,你要从对方的情绪表达中,觉察到对方要表达的弦外之音。
第二层要解决的就是情绪表达问题。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是现代社会处理人际沟通、驾驭高难度谈话的不二法则。
3、自我认知对话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价值观不同,所以对自身的评价也不相同。当你在进行高难度谈话时,除了在说服对方外,你也在说服你自己。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如果双方的对话证明你是错的,否定了你的意见,就会影响你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就会感觉失掉了“自我”平衡。心理失衡的你,会不自觉地进行争辩,对方也是一样。
对话的第三层要解决的就是你的自我价值评价问题。
二、找到变量
针对"对话的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你首先要判断,那些是你能够改变的,那些是你不能改变的。
1、信息选择
你和对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对信息的理解不同,对“发生了什么”就有不同的解读。用你掌握的信息去唤醒对方,这绝非易事,而对方也是一样。
你能选择的就是,不去探究对方掌握而你不掌握的信息,或者假设你已经掌握了所有信息。
2、情绪选择
不要试图去控制对方的情绪,你做到的就是体察自己的情绪,选择隐藏,或者释放自己的情绪。
3、价值选择
当对话威胁到你对自身价值认同,你就会心理失衡。你能选择的就是接受威胁,或者采取心理隔离,开启“与我无关”的防卫模式,保护自己脆弱的神经。
三、解决策略
1、“发生了什么”对话
在“发生了什么”对话层面,双方争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对谁错。
你一定会假设你是正确的,否则,对方就不会再继续与你争辩。
而你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事实上,你并不是正确的。
对方也是一样。
怎样解决谁对谁错的问题?答案是不解决,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没有对错,只有偏差。
对于双方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无休止地讨论双方谁对谁错重要,还是双方在处理这件事上,采取什么样的感知、阐释和价值观更重要?
不去追究信息的对错,不去试图转变对方头脑中的信息,而是探索双方在谈论话题上的感知、阐释和价值观,不再狭隘地固守自己认为的“事实真相”,你就离沟通一致进了一步。
在“发生了什么”对话层面,双方争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意图,你的,还是我的?
人们会根据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来判断对方的意图。可事实上,对方的意图是我们编造的,是你的假设。你才是对方意图的缔造者,这会给你的谈话带来灭顶之灾。
在“发生了什么”对话层面,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谁的过失,该谁负责?
人们往往争论该谁来承担过失责任,如何双方一直纠缠在由谁承担的争辩中,陷入相互指责模式,就会过多地消耗注意力,使我们无法集中精神找出产生错误的真正原因,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2、情绪对话
在进行高难度谈话时,你要学会听懂对方的弦外之音,要清楚那些是信息,那些是情绪。
了解情绪,谈论情绪,管理情绪,是处理情绪对话的手段。
识别对方的情绪非常重要。
当你有能力把控和对方的情绪沟通时,就去谈。如果不行,就“不要叫醒睡觉的狗”,否则,你将陷于被动。
3、自我认知对话
当对方的谈话,隐射到你的自我形象时,你就可能失去心理平衡,你的信心受到打击,你的沟通就无法正常进行。
如果,你知道失衡是不可避免,你也清楚对方否定你的目的,你的自我认知失衡的这件事,反倒成为你重新自我定位的力量源泉。
《安家》中的房似锦和她的妈妈,在信息、情绪、价值观等三个层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如果双方不能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沟通,她们就只能永远处在谈不拢、说不通、正面刚的交流谈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