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没了上进心和欲望,躲在舒适区只想安逸的生存?”
而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得不感慨生活在体制内的我,似乎周围都是这样的人,说起原因两个:
1.工作太舒适,不用努力,也不会失业,就会有一份不错的薪水;
2.家里条件不错,即使不用努力,房子车子家里全都备齐。
当面对这样两个条件的时候,似乎人生已经没有目标了,也失去了奋斗的意义。之前和同事聊天说起一个问题,10年前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你的面前,阿里巴巴和现在的单位,前者的年薪现在能拿到上百万,而后者仍旧是现在这个水平,你如何选择。她们基本都选择现在是生活。因为没有挑战、没有辛苦、没有风险,即使知道前者会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仍然选择了稳定和温水煮青蛙般的生活。
在《你是孩子的光》第四章里面有个妈妈遇到了同样的环境,想打破常规重新规划人生,遇到了很多纠结的问题。而这与我们的生活何其相似,而曾经的我在这样的体制内也是一眼望不到头,于是想着如何改变突破现状。作者用不断提问的方式,帮助妈妈们认清目标,发现问题,一步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
当内心浮现出的画面越来越清晰,那真实的需求将指引你找到目标
有时候,我们把欲望当成了目标,目标达成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欲望永远填不满。
我们依然需要通过灵魂拷问的方式,不断发现内心真正的需要
内心的需求不同,目标就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世上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有从一个个问题里找到的“专属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