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勇是1991年的长沙县理科状元,以如此优异的成绩入读了清华大学生物专业。
彼时,他是全家人的骄傲,是当地出了名的才子。
在上世纪90年代,普通的本科大学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而能从清北毕业,更是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不说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至少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世事弄人,时隔多年后,张晓勇却没能以当初才子之名成就自己的人生,在完全褪去了当初清华才子的光环之后,当上了一名保安,他娶妻生子,生活平淡。
每天晚上回家做饭时,总会想起小的时候,吃完饭刚要拿起碗要洗,母亲一把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男儿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
少年时代的张晓勇听了母亲的教诲,发奋读书立志出人头地,17岁时就以长沙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
作为全国理科生梦想的最高等级学府,天才少年比比皆是。
张晓勇在进到清华校园的头一年,专业成绩仍然名列全班第五。
成功来得太容易,他没意识到天才之间的激烈竞争,时间一长,他开始有所懈怠,慢慢地便在众多天之骄子之间沦为了普通。
就算是这样,仅凭一张清华大学毕业证书按理说照样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但张晓勇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却显得极其普通。
那会,大学还包分配,当时实行的是“双轨制”,一方面,国家会给这些毕业生安排工作,但是地点和单位不能挑,另一方面,就是企业进校招聘。
张晓勇最大的梦想是能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然而没资源没背景,想要通过激烈的竞争在国家分配的工作中,找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显得异常艰难。
最后,张晓勇只好自己找寻出路,他看中了宝洁这家全球知名的外资企业,并顺利进入了广州分公司。
信心满满的他以为可以进入公司的科研队伍中,但是万万没想到,经过一年的培训生后,自己被分配到了客服部,只能从事与专业不想关的工作。
虽然事与愿违,但他仍抱有希望,于是他接受了这份工作。
心怀科研梦的张晓勇在宝洁的客服部忍耐了五年,才发现公司的研发重点全部在国外,而自己能进入研发部门的机会,几乎是零,这样的现实让他明白再呆下去毫无意义。
而就在广州的最后一年,一份家书让他本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更加雪上加霜,他的父亲患上了尿毒症。一边是破灭的梦想,一边是病重的父亲。
最后,张晓勇决定回到家乡,一方面是父母在,不远游的想法,另一方面则是在广州的这些年,既没成家又没立业,与其漂泊在外,不如对父母尽尽孝心。
回到长沙的张晓勇在事业上依旧没什么起色,一个普通的小县城,没有像样的大公司,更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他在一家房产公司待了几年,但依旧过得不开心,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08年,此时的他已经结婚一年了,孩子也即将出生,家庭的重担彻底磨灭了这个男人的梦想与激情,理科状元,清华才子,诸如此类的光环已然全部褪去,现在的他就是一根平凡的家庭脊梁。一个小小的三口之家得靠他养活。
张晓勇已经不再幻想什么科研梦想,更不在乎曾经的耀眼光环。
他来到马王堆陶瓷市场,应聘当上了一名保安。
从最开始的800元工资,到现在也只涨到两千多元。
经常在下班回家做饭时,想起母亲曾经教训的话,“男儿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
但现在他觉得,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自己选择了安于现状。
也是在此时,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竟然当起了保安的消息铺天盖地的传播开来,张晓勇的故事一时间成了整个长沙县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这一切,张晓勇表现得很淡然,曾经的梦想破灭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已经习惯了。他依旧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小区的业主虽然重新认识了这个带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但在他们心里,张晓勇还是那个称职的小区保安。
虽然这一切张晓勇都很看得开,面对这些业主可以选择不去在乎,但他也有感到羞愧不想面对的时候。
自1996毕业以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聚会,曾经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天才少年,而如今却是这般境地,面对同学的问候,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当逃避不了时,他只能撒谎说在长沙搞房地产。
但随着自己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张晓勇也慢慢坦然地面对了所有的一切。
清华的才子有卖猪肉的,有掏大粪的,那当保安又为什么不行。
十余年来,网上对于张晓勇的事迹,引发过无数褒贬不一的争论。
批评张晓勇的人说:他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也对不起父母,甚至说他是“高分低能”,逃避责任,逆境情商太低等等。
而还有一部分则认为,清华北大又不是全都是人才,不是进到两所名校,毕业后就理所应当地从事高端行业的工作。
相反,有很多学生因为挂科或者虚度光阴而惨遭退学。
至少张晓勇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并且一直怀揣走向科研的梦想。
至于他为什么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也许他自身是有一些问题。但回过头来看,十几年的保安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至少对于辖区的住户们来说,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而对于家庭,他也尽到了一个儿子该敬的孝心,做到了一个父亲对于妻儿该有的担当。
假如当初他面对病重的父亲执意选择为了梦想而留在他乡,选择不管不顾,想必这也不是人们赞同的做法吧。
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张晓勇的抉择果断与对现实的清楚认知,虽然可能会心存遗憾,但得到与失去又有谁能真正说的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