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西安游第二天。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
进入景区,远远望去,有一尊巨大雕像,走近一看,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面目慈祥,表情沉稳,抬起右手,眺望远方,似乎在与人们打招呼。这与我们想象中冷面残酷的秦始皇形象有点距离。因为是暑假,游客非常非常多。排了很长的队,经过安检进入景区。走过一段小路,博物馆就展现在面前。
我和老妈参加的是五人精品小团,被安排进入了一个旅游大团里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的讲解。据他介绍,兵马俑博物馆共有四个坑,其中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目前对外开放的只有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组成军队的主体。南北两翼为后卫部队。这个大型军阵,有精锐的前锋,强大的主力,灵活的侧翼,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从一号坑后的边门出来,我们就直奔二号坑。这里没有一号坑宏大的气势,在射灯的幽黄灯光下,显得有些神秘。二号坑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讲解员说这里再现的是作战指挥部,而闻名于世的铜车马就是从这里出土的。小小的铜车马车厢的窗子是可以自由开关的,做工的精巧可见一斑。因为二号坑破损比较大,所以坑里完整的俑只有少数,据说还有俑正在修复当中,我们就只好看看墙上挂着的照片了。
来到三号坑,很明显,它比一、二号俑坑都小得多。坑内的地面均为当时的砖头铺成,非常平整,武士排列相向而立,就像站岗的卫士一样,井然有序。
虽然说来到西安,必须打卡兵马俑,但一个下午参观下来,实在是觉得太累了!摩肩擦踵,汗流浃背,消磨了很多游览的乐趣,弱化了那种肃穆庄严的氛围。不过,仍旧还是觉得震撼,谁在是今非古?大错特错!古人的智慧绝非现代人所能媲美,真的!
知识普及1:殉葬制度及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王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因它的主人是高高在上的秦始皇,横空一切狂扫六合的雄主。他的依仗是什么?自然是他的铁甲雄师。他妄想死后也要称霸地府,那就需要一批忠实于他的为他卖命的军人,于是这些陶制的兵马(战车、战马、士兵)便是他顺理成章的选择。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附属物,其所在地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规模之宏大,藏品之丰富,在考古史上还未有出其右者,被认为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知识普及2:成语“始作俑者”: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现在很多人用它表现“首创者”、“首倡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等意思,其实是错误的。它应用于形容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开了头,也就是罪魁祸首之人。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孔子如此厌恶发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赞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决不是赞同真人殉葬,而是赞同使用草人。俑人不过比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对,何况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时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发现很多商代坟墓中都有人殉的遗迹,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来取代活人。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这其实在开历史的倒车。如果把孔子的话,放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难发现,他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免文化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