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情感专栏会邂逅不少惊为天人恍若神启的故事。有时候简直疑心,有人将来信当成了小说创作的园地。
而在纷纷扰扰的情感关系里,金钱似乎是难以回避的话题。
直到今天,我还时常想起一个男生的经典自白:“不喜欢那些动辄包包衣服鞋子的‘物质女孩’。虽然我现在没钱,但我担心有朝一日有钱了,她们会因为我的钱,而不是我这个人,才跟我在一起。”如果意淫可以强国,在寻找真爱的路上,这位男生必定是开道先锋。
对大多数80年代或者90年代早期出生的年轻人而言,成长的岁月谈不上丰裕。愿望清单总是和考试成绩直接挂钩。那些“大手笔”的消费,回想起来,倒不是一时的欣喜,而是父母的爱意。
也因为有过求不得的经验,一旦具备经济自主权,如何使用金钱就构成了三观的重要部分。尤其恋人关系,终日濡沫,考验给予的能力,怎样花钱的“天人交战”便屡有发生。
不少人意志坚定言辞犀利地认定:买一辆普桑挂一块外牌平日吃吃路边摊的幸福感,未必就逊于买几个包包,周末开一辆SUV去郊野采风。如果有假期,租辆越野车环球旅行,也未见得比宅在家里享受午后阳光更惬意。
从个人选择的角度,这当然合理,只要情侣彼此形成共识就好。但长久来看,我还是更倾向于开放的消费心态。
思绪难定,人心易变,直面大千世界的诱惑,此刻的淡泊,未必能换回下一瞬的寡欲。尤其是人与人几无距离的都市,互相施与的压力,避之不及。
并非要为拜金张目,只想强调,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慢时光、断舍离固然很美,抵抗消费却不应该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面对情感中的金钱纠葛,与其为节俭而生出不悦、分歧,不如齐心去挣钱。原因也简单,金钱是最直接的抗风险手段。无论赡养抚养,抑或双方开支,有合理的资产配置,总是有备无患。
抵御风险,也就实现了最表浅的自由。至少,不必再为捉襟见肘发愁,不必一言一行都看人眼色,不必为廉价食品和水源的隐患心存顾虑。
吐槽“直男癌”的时候,有很多“控诉”。譬如女生要看烟花男生放了鞭炮,譬如女生想要鲜花男生送了菜花。可情趣能够靠消费培养,对省钱的执念却远为根深蒂固。
还有女生关心,买包在男生那里,是否意味着减分?我会回答,如果只有不到万元的薪水,却坚持每个月买几件奢侈品,当然是不足取的虚荣。但能够负担开销,甚至在工作社交场合免不了妆点一番的,花钱打扮自己简直是刚需。
男生对女生购物的微词,多半只是出于钱包的“饥饿”。而囊中羞涩,也常常和他们耻于承认的无能紧密关联。不信且询问一声,要买一辆好车一块名表相赠,看看他们会不会再斥责你败家?
挣钱看本事,用钱见格局。好日子固然不必靠着谁,但也别因为谁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