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雕花楼里有一个小花园,占地318.5平方米,没有名字,我称它为半亩园,其实半亩还不到一点。北京早年也有个半亩园,占地有10余亩,称半亩园,太谦虚了;苏州城里有个占地140平方米的残粒园,说是半粒红豆那么大,更是谦虚无边。
半亩之园,能做出什么文章呢?按照微缩景观的做法,什么都做得出来,只是供小孩子游玩可以,供成人休憩却不行。当年大老板金锡之为了让老母安度晚年,花巨资建了雕花楼,旁边留了这个小园,不会让她像一个巨人一样,天天行走在像鸡舍一样的矮房小屋之间。
聪明的香山工匠们却在半亩园里做出了大园子里才会有的景观,亭台楼廊,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林木扶疏,四季花卉,应有尽有。微缩景观也是有的,咫尺山林,用太湖石堆出崔嵬山体,让石笋代替入云山峰,是为“假山”之景,这是造园通常的做法,在拙政园留园这些大园子里也有这样的景观,江南园林不可能搬一座真山进来。
园很小,把众多的景观放进去,很不容易,但半亩园做到了。亭台楼廊多为半个,窥半个以见全貌;道路弯弯,石桥曲折,避免一览无余;溪水幽暗而不见底,岸有湖石花木阻挡而不见边……难能可贵的是园子虽小景观还能疏密有致。只有密没有疏,景物堆砌犹如库房,让人感到圧抑;只有疏没有密,会让人看出园子的“小”来,失去了营造的意义。疏密处理得好,全在“有致”二字,有情趣,耐看。半亩园内假山数个,只比人高一点,却形态各异,是为密景;石子路,石板桥,亭内廊下溪上,都是空间,是为疏。有疏有密,有密有疏,疏密穿插,既不局促,也不空旷。人游其间,可行可坐,步移景易,
园子小而有奇树,更有奇花,入园处有一棵古紫薇,树杆虬曲,树龄200年;走进园子,迎面一棵含笑,遮住了半个假山,树龄也有150年了;假山里有一棵孩儿莲,花开满树,红似孩童面孔,是360年前东山人在云南做县官时带回故乡的珍品,不知为何落脚在半亩园;还有一棵古檀香梅,我没有找到。四棵珍奇古树会在四季开花,春含笑,夏孩儿脸,秋紫薇,冬檀香梅。
半亩园里有山有水,有楼有亭,又四季有花,可游可赏,包含了大千世界,你还会说半亩园小吗?
2021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