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和老爸五年前来沪帮我们带小孩,劳苦功高,总想着要慰劳一下二老。他们俩,不爱旅游,不爱买衣服,不爱添置这添置那,也就余下一点,时不时出去打个尖,吃吃外食。
外公较好说话,只要有口酒,啥菜都行,不挑。外婆就不好说了,吃湘菜嘛说是自家也能烧得出来,吃本帮菜那是肯定要皱眉头的,吃西餐更是不动几筷子,总之吃啥也不合她胃口,除了火锅。
任何形式的火锅,外婆都可受用。成都的火锅;牛油脂香、菌菇汤美;重庆的火锅,麻辣味儿地道;哪怕是广式台式的小火锅,也胜在烟火气足,菜式新鲜。如果调味料种类多一点,那就更好了,弄上一小碗黄豆炒脆,加香油、辣酱、葱花、蒜泥,谁都满意。所以,某捞家、某道家的火锅,在我家反映不错。外婆虽然是湖南人,但年纪大了牙齿受不住那辣味儿,所以每次又只吃鸳鸯锅那边的白锅,不喜欢吃肉,多点几类素菜,自己一个人涮着很开心。我们作儿女的,只要她开心就好了。
外婆这一辈子,不能说不辛苦。自己是长女,几岁的时候,弟弟妹妹就已经一锣筐,几乎没享受过父母宠爱,童年的快乐非常短暂。十几岁一个人走出农村到常德读技校,早点上工不给家里添负担。自己结婚、生小孩、带小孩,父母也没有资助过任何东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个月还要把工资的一半寄回老家。连把我培养成人,也没享到我的什么福,晚年还要来帮我带外孙。她自己身体也并不健朗,偶尔还要和外公吵几句,有时候也气哭过。
成长记忆中,我不记得外婆对任何身外之物有过什么特别的要求。偶尔几次过生日,外公给她买瑞士梅花手表、鄂尔多斯羊绒毛衣,或者是24K的金项链,她心里再开心,表面上也没多显露出来。我的母亲,她就是一个凡事都藏在心里的人。
她不怨,或者说不知道怨,也不争,不主动争。也许,因为小的时候得到的爱太少,她才啥也不求,不那么懂得表达情感和爱。有时,明明喜欢,嘴上却要推辞;明明想接纳,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漫长的时间里,她会被人误解,同事、朋友,甚至是丈夫、女儿,这是她的悲哀,也是她逃脱不开的童年所致。
晚年,外婆爱上了火锅,这挺好。这种不分口味,完全可以自己调着蘸料就吃喝的美食,暗合了她的不求不争。我给外公点了各种肉,就按双数给外婆点上各种素,他俩完全不冲突,你吃你的肉,我吃我的素。你喜欢红的,我就涮白的,一家子就和而不同了。渐渐地,我也不再问她想买啥,直接买了来,把价钱少说一半,她也就接受了。性格难以改变,也就不要勉强了。
中秋节,不能让二老再辛苦在家做饭折腾,我们小辈做的饭,他们也不一定爱吃,当然还是出去吃火锅。
祝二老和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合家团圆、万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