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九龙中学听了董晓娜老师讲的《美丽的颜色》。听完课,再次想起王春生老师在常村中学送课对讲的《沁园春.雪》。同样的震撼和感动。
教学设计如下:
一、导入:明确任务
二、任务一:捕捉事件寻美丽。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小标题形式)。
生从不同段落去概括。
三、任务三:插播镜头品美丽
要求:1.跳读。2.老师示例。3.学生批注。4.明确要求从“用词”“修辞”“人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方法”5.小组讨论并分享。
展示:学生展示第十、十七自然段。老师引领大家读所选的句子,老师逐一从每一个角度引导学生品味。品读完后由朗读指导个性读、齐读、自由读。
学生展示完,老师补充:“在黑暗中…转向…转向…”
三、思考沉淀写美丽
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把握人物形象,对人物有一定的体会。然后让学生写。请学生用生花妙笔写下心得体会,作为公众号的结语。
老师说学习好可以先说一说,大家迫不及待的展示。
老师小结: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涂抹人生美丽颜色。
板书设计
六、任务四:布置作业“感悟名人读传记”
教学反思
一、很好的落实了语文任务群的实施。
以生活为基础:作为公众号的编辑为人物。
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美丽的颜色》一课为主要内容,感悟名人品质为主题。
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梳理事件,品委语言,书写美丽启示。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任务,一、捕捉事件寻美丽。二、插播镜头寻美丽。三、思考沉淀写美丽。 四、感悟名人读传记” 。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种基于单篇文本学习的任务设计与实施。能够引导学生在。老师创设情用中很好的学习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和生活建立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投入文本中学习。
三、学习语言文字应用。
品味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赏析语言。
读语言:你能用一种适合方式读一读嘛。
用语言:品味语言后,写对传主这个人物的感受,写作中用语言梳理思维感受。
四、用学习评价推动学习的过程
概括事件,要求用小标题。
品味语言,从不同角度品味语言。有角度的提示语。
朗读文章,有语气、语调、语速、重音、情感的强调。
感受美丽,用公众号来表达对传主的感受,给学生在思想上的引领。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本次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而涉及的课程内容为组织形态,具有动态化结构和特点。
本节课之所以成功,就是来自于老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透彻认识,对于所学课程内容细致的梳理,坚守语文学习立场,对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深刻的把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细致的培养。真的很感谢老师辛苦准备本节课,也感谢备课组给我们呈现了从课标理念到课程实践实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