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教育旗下运城国际学校老师们展开了一次教研性质的争鸣,除了事实本身,各方就对话的形式本身,也就是提意见、听意见展开了讨论。魏智渊为此写了《批评无需正确,正确对待批评》一文。当时我正颠簸于徽州至富阳的汽车上,以“一指禅”匆匆成此小文,供大家一笑。
01
在批评这个词语下,事实上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百姓指责政府叫批评。
领导否定下属叫批评。
基督教徒羞辱东方文化叫批评。
同事指正同事叫批评。
学术界相互争鸣叫批评。
吃瓜群众议论新闻当事人叫批评。
在野党攻击执政党叫批评。
父母教训孩子叫批评。
孩子反思原生家庭叫批评……
无论是强者对弱势一方,或者反之,批评者不但其意见的正确性并不能保证,而且其立场也往往是未经审察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潜在的利益导致了批评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他发现了改进事情的良方。
02
一个团队,如果拒绝意见的充分流通,它就把自己封闭于过去的模式——这能带来稳定与安全的感觉,作为信仰价值体系自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处于产品竞争系统之中,封闭就是明日落伍、灭亡的前兆。
但批评者是不是因此就奉了尚方宝剑,可以随时、随意地提出批评?或者说,批评就一定带来组织的进步?
完全没有这回事!
最可怕的批评者,就是把批评当成圣旨:我已经提出批评了,你们怎么还不改正?!
次一级的,会这样宣称:对我的批评,你还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呢!
无论是谁,如果他(她、它)必须对每个批评做出回应,假如批评者不理解的话还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解释,那么其自身的系统就濒临崩溃了。
即使政府,也只有发言人用有限的时间回答部分记者的有限提问——而政府无疑是最能够合法提出批评的对象。
03
批评是批评者的自由,但他确实也需要为自己的批评承担责任。
父母和私企的老板是最有权力的,但他们也最清楚每一个不当的批评带来的巨大后果——权力越大,批评越危。当然对本国政府,批评差不多就是微风荡漾,无益也无害。
古代有谏官,现代有媒体,他们就是职业的批评者。
职业的批评者,就是以道义和专业素养,承担起批评的重任——冒着犯错或者得罪权力者的危险。
我们不是职业的批评者,但批评的逻辑还是应该尽可能遵守:
1.批评不是圣旨,只是一种意见。
2.批评不一定正确,它只是对话的开始——善意与恶意将决定对话的结果。
3.被批评者可以反驳,可以悬置,可以“无可奉告”。
04
对话,意味着开放、未知、不确定性,以及多元真理,多价值共存……
没有任何第三方规则和真理在对话之前存在,可以确定对话的是非、正误。
甚至,关闭对话就可能是很有必要的自我保护。
唯有诚意,唯有分寸感和边界感,才能重新启动对话,在对话中生成新的理解和共识。
自诚明,致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