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对生命,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疑惑,我也不知道谁能给我答案,但我知道看书能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所以我就努力克制自己静下心来看书,可是青春的躁动总是让我不能平静,这种左右摇摆的感觉实在对我的精神是一种折磨,让我觉得自己绵软无力,让我觉得生活深奥而捉摸不定,我内心的重重疑惑更加地深奥,更加地折磨我的心灵!
上大三的时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教我们的是一位博士,而且是人大博士,我非常喜欢听他讲课,讲得特别好,那是我上大学期间唯一听过的课程,其他的都不知道老师在干什么。我偶然在一家旧书店买了一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与《列宁选集》,以非常便宜的价格。那时候心里异常地激动,仿佛自己手里提着一箱真理!
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哲学之旅,我记得我看得第一部马哲著作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去逝后,恩格思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在阅读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时所作的摘录与书评,仔细阅读后恩格斯觉得很有必要扩充后结集出版,于是便有了这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典《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我一直非常佩服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默契与友情,那种天衣无缝式的合作,是现代学者合作的光辉典范。离开了恩格斯谈马克思主义那是无从谈起的,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虽然他只是第二提琴手。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原始社会进行了研究,当然是以摩尔根对北美原始社会的研究为材料,对原始氏族社会的亲属关系,婚姻形式与财产制度,社会理念进行了考察,并深入地探讨了一切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作者那深刻的笔触,史诗般的语言,犀利的目光都深深地震撼了当时我那颗火热而无所适从的心灵!
我以前跟我的一位室友聊过我看过该书后的观后感,我说我一直认为西欧某些国家的性交易合法化是在为自己的放荡找借口,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理解了他们。不要拿现代人的家庭性观念去衡量古人,这是恩格斯反复强调的一件事情,兄妹通婚的制度,群婚的制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曾经普遍的存在过。现代人认为无耻的事情,可能在原始人看来根本不理解为什么现代人这么想。一个人认为的高尚和纯洁,可能在另一个人眼中不值一文,如果没有害处,干嘛要干涉别人!
恩格斯的这部著作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在那些精彩部分,简直只有背下来,才能满足心灵的欣赏,它是人类思想宝库里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