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这是第三次华山论剑,杨过与郭襄,众英雄豪杰告别时说的一段话。
灵蛇岛上,“小昭身在波斯,日日祝公子福体康宁,诸事顺遂。”小昭与张无忌深情送别,从此东西永隔,山海难平,再会无期。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青石桥上,乔峰误杀阿朱,从今以后,天人永隔,誓不再娶。
他一挥笔,写下多少让人潸然泪下的离别场景,而如今,与我们离别的人换成了他,一时竟不知如何言语,如鲠在喉。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2018年10月30日于香港养和医院病逝,享年94岁。
这个读者以亿为单位,将三千豪客编成了一部江湖平行史的文林奇才终是陨落。
一支笔写江湖,另一支笔写社评
少年时期的金庸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17岁背井离乡,20岁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24岁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他专攻外交,一心向政,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踏入外交界。
于是,金庸拿起笔,带着一身侠义进入了报界江湖。报人身份是他的出身,关注时政,撰写社评才是他的主业。
金庸写武侠小说,是一次偶然。1955年,《大公报》下的一个晚报,有位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梁羽生,与金庸为同事。
那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他的创作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总编辑邀请金庸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他欣然答应了。
这一写就是十余年,并创作出了《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越女剑》等15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后来,他因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便自己创办了《明报》。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那时,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日更的节奏……
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写社评。《明报》,是带着侠气的为民执言。
我们都想活在他所创造出的武侠江湖中
凡是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心中必定会有一个武侠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武侠小说也成了大多数人江湖的样子。
在这个江湖中,有唇红齿白,面冠如玉的杨过,有似踏光而来,如天上仙子的小龙女;
有木讷忠厚却又侠义心肠的郭靖,有聪明果敢,娇俏伶俐的黄蓉;
有风情万种与冷峻霸气并存的东方不败,有行侠仗义,笑傲江湖的令狐冲;
是他让我们知道英雄也会有柔情的一面,大侠也会背信弃义,恶人也会言而有信。
他所创造出的武侠江湖,不仅有恩怨情仇,还有快意人生、仗剑天涯,无不令人向往。
金庸的逝世,一个时代的结束
有人曾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
老先生回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金庸的一生令人可敬可叹,前半生纵情恣意,后半生沉淀向学。
如今金庸先生已逝,但他留给我们的江湖仍在,关于他的传说也将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