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大家都在喊儿童节快乐,于是我就在想:为什么没有成人节,是成年人不配快乐吗?
小朋友见山是山,看水是水,就算做不到及时止损,却心甘自负盈亏。而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无非是利益捆绑和情感捆绑,如果找不着北,就看东西,最好左右逢源。
本来以为,长大带来的是自由。
结果成了“发呆是唯一不用付费的宇宙遨游"、“你在街上随便遇到的一个人,可能是别人做梦也见不到的”、“你认认真真的付出,还不如别人随便努力一下”……
我们都忘记了最简单的道理:这个世界遵循物质守恒定律,某个层面上的自由,一定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不自由换来的,成年后的自由其实是需要牺牲另一段时间的自由。
那么成年后大家的世界有什么变化?
@shmily往后余生
“那天加班到12点,电脑崩溃PPT忘了保存,我一路从公司哭到了家里。”
@兔子
“上个月吧,那天加班到九点多,家里来了电话,妈妈问我有没有回住处,有没有吃饭,我下意识地马上回答说这么晚了当然吃了。挂了电话才想起来,两个小时前就到了的外卖还放在边上没打开,吃第一口已经凉了的炒饭,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甜甜不甜啊
“大学毕业就顺着家里的意思考到了体制内的工作,最近在悄悄准备考研学自己喜欢的日语。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先背单词,晚上看书到十二点,这样坚持了三个多月。清明放假回老家,说是家人一起吃饭,其实就是个相亲局。察觉到异样之后我找了个理由就走了,在大街上边走边哭,我只是想成为我想成为的那种人。”
@奇妙能力豆
“上周和男朋友约了在商场吃饭,期间他提了分手,瞬间就爆发了,坐在车里狂哭。哭完还得回家见爸妈,在电梯上补了妆,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成年人的崩溃,真的太容易了。新的一天,新的崩溃,很多时候这边还没缓过来,下一轮又来了。怪不得陈奕迅在《可以了》里唱着:“其实你知道,烦恼会赶走和烦恼。”
可是成年人的快乐又来的太难了。
就像很多年前流行的“当我买得起巧克力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想天天吃了;当我可以随便玩电脑没人管的时候,我已经懒得打开电脑了”。
——幸福阈值在随着成长不断攀高,幸福感却在随着长大而不断降低。
那么幸福阈值提升之后,可以如何降低幸福阈值?
按照马斯洛需求论的说法就是,每一层需求都会带来快乐,越顶层的需求带来越大的快乐,其中终极的快乐在于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著名的增殇理论也提到过:当高等级快感替代了低等级快感,当你的圈子范围稳固在高等级范围,当你的收入、人脉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再想放弃现有的一切,以及对应的带有特定指向的“幸福感”,几乎不再可能。
所以凡事,只要有第一次的印象与经验,等第二次要想改变这种刻板印象,或者躲避已经有印随的路径就会远比没有经历过时要难。这关乎到求生进化的本能,无关对错,也无关利益,就像你很难改变对人的第一印象,也很难改变以往做事的风格习惯,因为任何改变都意味着消耗能量。
通俗来说就是:“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从未见过光明。”
如果没办法改变,就想办法改善吧。
其一是尽可能减少自己涉及的领域,以使它最多保持在通过克己所能基本维持的范围,人际、社交、工作、学习、情感各方面能减就不要增。
其二就是要想获得无敌快乐,就必须学会自己创造概念,自己制造游戏规则,自己创设符合逻辑,自证正确的命题,简单来说就是学会“自己取悦自己”。
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里写道: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
因为我总是在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
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安慰,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如果把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对换,是不是就会更快乐?
看一本书,静心了解它的行文结构、遣词造句;吃饭,在适量的基础上坚持游泳运动,要知道减肥是为了减脂而不是减重;发一条微信,再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刻;对别人好,是你好,不是别人好;写一个故事,记录自己生活的片段;说一个心情,等心情好了再删掉;参加一个活动,获得体验感和新朋友......人生辽阔,不要活在期待和爱恨里。
生活大多数时候就是这样,对待不确定的概念,不确定的感情,不确定的事物,越采用简单粗暴的逻辑,就越行之有效。
《朋友请听好》里有句话:大人也只是个长大的孩子,想要棉花糖的亲吻,值得云朵般的温柔,不用奔赴大海,依旧春暖花开。
所以无论你是儿童还是成人,单身还是拍拖,幸运还是受挫,你都要明白生活的目标:不是年龄,不是感情,也不是经济,而是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