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里,除了家人、恋人、同事,我眼里剩下的角色按广义分类,就是敌人/朋友/陌生人。更进一步分,
一、“敌人”的子集,包含了:
a与我有利益冲突的人。
b没有利益冲突却中伤我的人。
1、我不一定会和敌人产生剧烈冲突,而是据其是否有我能吸收的优点,
在自己利益并没有很大程度被掠夺的前提下,甚至愿意退让利益以求和“敌人”友好相处,
但这不是我的懦弱。
我认为某些情境下,但凡他能伤害到我,那一定是他也有自己的本事,我要看看本事在哪。
等我明白了他的思考方式,甚至习得他的能力之后,
有可能我会打败他,也有可能与他化敌为友。
而具体会怎么做,则需要看当时的情境,和我正在哪条路上,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无脑中伤我且对我造成不可逆损失的人,我会报复。
———————————————————————————————————
而“朋友”的子集,包含了:
a不同方面的知己。(不过 知己也是有分程度的)
1、他们分别映射着我的不同性格,
我的不同知己之间往往不能友好相处,
好比我自身性格的剧烈矛盾。
2、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模糊,导致我似乎永远处于一种中立态度。
基本不会和其他人产生冲突,但同时也造成似乎没有人会把我当作最好的朋友,
因为我会给别人一种,我没有立场的感觉。
但我并不会伤害他们。
比如,我会在与自己“A面”有共性的人面前,
去谈论自己最近在关于“A面”的思考,偶尔会渗杂一些其他角度的思考,比如“B面、C面”。
也许初次会被否定,那我就进行二次试探,
若态度坚决否定,我就避而不谈,愉快相处;
也许会令其思考,那我就尝试进一步梳理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而我们也可能会在某个节点成为新旅程的战友。
我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
也不会把自己其他面的价值观强加在他们身上,
除非某些情境下,我的某一面占据了上风,
就会下意识地非常渴望与我比较好的人都能和我一起那么想,那么做。
而这时候,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也会引起另一部分人的强烈抗拒。
因为此时我的性格面变得鲜明起来了。
3、其实大家都没有错。我觉得此刻对我来说是“正确”某些行为,确实符合我选择的路。
但我的选择并不对所有知己来说是对的。我也会犯错,造成与他们的冲突。
比如 当我指望与自己“B面”交集更多的朋友,
和我一起做更适合“A面”做的事。
这第一步就错了。
我觉得他在痛苦,在难过,于是我试图用自以为能拯救的方式去对待他,
用对自己来说有效的经验去说服他,结果却面临更加糟糕的情境,
使对方雪上加霜,自己亦是进退两难。
我们只是在某个情境下并不适合一起做一件事。
我自以为是的错误伤害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但,倘若及时互相沟通明白,双方及时止损,
我们还是能在其他“面”是好朋友。
而在那一面,我们在对方眼里都是无可替代的。
b不同类型的兴趣爱好相似的玩伴。
人类分享共鸣的乐趣。
很大的快乐来源呀。
c互相陪伴过的同学。
有些同学,会发展成玩伴、知己,或者学习的友人。
而有些同学,会随着时间渐行渐远。
d互相学习的友人。
这些人身上有着我所羡慕或欣赏的特质,甚至这些特质刚好是我的短板所在。
而我之于她们,也有类似的感受。因此互相吸引,互相学习。
在一定共性的前提下,达到友好相处。
能给对方提供一些短板上的帮助或意见。
更多是关于知识或思想上的交流。
什么朋友是不可交的?
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与我没有直接利害冲突,或与我所爱的,在乎的人没有利害冲突的话,
我的观念里,很少说有什么“朋友”是不可交的。
1、关于”什么什么面”的说法,更进一步的比喻:
如果知道一类人缺乏诚信且自私,但在其他方面却很有趣,
就和他交流兴趣爱好,绝不牵连其他任何东西。
如果一类人没有上进心却特别能玩,会玩,懂得享受生活,
那我就一起玩,看看他们的世界能玩个什么花来。
不过,我的底线和原则,会让我适合而止,我的价值观会让我不会去做对于自己来说太出格的事,但我不批判他们的。
除非伤害到我或我在乎的人。
如果一类人恶毒,我就绝不会在他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
更想探寻他们恶毒行为背后的源动机或故事是什么。
如果一类人底线低,关于我的事情,绝不会托付于他们或寻求帮忙,
愿意与之接触,也是因为他们属于我想探寻人性故事的样本。
如果一类人心直口快,经常低情商伤人,但能力极强,
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他们的性格特点,我只需要学习他们的能力就好了,难听的话并不会伤害到我。
不过,假设这类人是我非常在乎的某种亲密关系中的人,
我会接受不了且玻璃心。
总而言之,我一直以来的交友理念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若是与我的价值观或核心信仰冲突极大的人,我会保持距离,或远离。
在以前,我总是过多想看、想试探黑暗中的人性。
但当自己也痛苦迷茫的时候,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或堕落的,
特别是刚好这个环境麻痹了我当时的剧烈痛苦。
好在我本身的某种意志更强,能及时跳出来。
不要轻易尝试。
3、现在我有新的目标和新的交友理念了。
大原则:
善良、有同理心、诚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轻易被带节奏。
我不想像过去那样,
再过多探寻一些天上飞的人性话题,
它就是那样,经不起考验的、随着时间和情境有着不同面貌的玩意。
毫无意义。
除非我需要它来论证某一些行为。
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在当下人生阶段,
我们的性格的X面 刚好都占主导地位,
我们的道路选择方向 大致相同,
是“X面”最高匹配度的知己,
是兴趣面链接最多的玩伴,
是互相学习的友人,
幸运的话,还是认识多年的同学。
但人是会变动的,选择也不是我们完全可控的。
剧本并不总能按既定的样子走。
我之所以好像没有被当作最好的朋友,
是因为我变动得太厉害了,还抓不住自己,
也没有确认自己是谁,未突破人格障碍,
犹如混沌,矛盾依旧强烈。
志趣相投的人不用费劲心思维护。
不要执着于关系,而是活在缘分中。
也别硬带朋友上路,要在路上找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