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堂妹的婚期定了。
她是家族里我们这一辈最后一位待嫁女,七姑八姨,叔叔婶婶对她的婚礼都格外上心。
婚礼前半个月,她就休假回家,安心待嫁。
自她回家后,每天都有街坊四邻的女眷到家送鸡蛋和自制的点心,陪坐聊天,帮忙整理嫁妆,安排出嫁那天的具体事宜。
我们那里关于嫁女有个习俗。
以前,无论哪家有女儿要出嫁,同族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顿丰盛的菜肴,请待嫁的女孩来家里吃饭,以示不舍和重视。
这是源于我们那里的一个说法:“私家的媳妇,公家的女。”
也就是说,媳妇娶进门就是你自己家的人,但生在我们这里的女儿,除了是你自己家的孩子外,也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吃过百家饭,穿过百家衣,有的小时候亲妈奶水不足,还喝过邻居婶婶母乳的。她不仅仅是哪一家的女儿,也是我们整个同姓家族的乖宝宝。
如今她长大成人,要嫁人了,大家自是不舍,家家都要拿出拿手好菜请姑娘好好吃一顿,让她记住家里的味道,同时也告诉女儿,就算嫁人了,我们这里也永远是你的娘家和后盾,以后就算在婆家受了什么委屈,我们都会给你撑腰。
风俗一代一代传下来,到了我们这一辈,也在与时俱进,已经慢慢改变了。
现在好多女孩都在外面上学,然后留在大城市上班,恋爱的对象也是天南海北的,举行婚礼可能都是在工作买房的城市举行,参加婚礼的也只是家里的近亲,街坊四邻基本不会去。
于是老家的乡亲也将这个传统改了形式,现在谁家女儿确定了婚期,出嫁前邻居们都会送两板鸡蛋到女孩家,让姑娘吃碗糖心蛋以示婚后小夫妻生活甜甜蜜蜜,子孙绵延不绝。
像堂妹这样,夫家隔的不远,在家里办宴席出嫁的,除了送鸡蛋,各家也会做些拿手的点心送给姑娘尝尝。因为现在的女孩子都怕长胖,尤其是婚礼前都在竭尽所能减肥美容,以期待将婚纱穿出最美的效果。如果还挨家挨户的吃饭,那不得胖上十斤呀。
吃饭的这一习俗免了,但乡村里谁家办大事邻里同族相互帮忙可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女孩出嫁前,邻里的姑娘婶子们都会来家陪女孩和她母亲坐坐聊聊天,宽慰宽慰母女不舍的情绪,看看嫁妆还有哪些该增添的。
帮忙屋里屋外打扫卫生,整理洗刷待客的杯盘茶具。
最重要的还有制定待客菜单,婚礼前两天帮忙采购鸡鸭鱼肉,洗切炖煮卤。
婚礼当天,厨艺了得的婶娘嫂子们留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堂屋庭院里叔伯侄子们打烟端茶倒水待客好不热闹。
姑娘伴娘们都在闺房里陪着新娘化妆,整理婚纱和头饰。设置各种游戏规则和障碍让新郎、伴郎闯关接新娘。欢声笑语、起哄声、抢红包的兴奋尖叫声不绝于耳。
亲戚朋友,街坊四邻,热热闹闹将姑娘送向人生新的征程。
你们那里关于婚嫁都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