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人是怎么硬生生把自己累垮的吗?
我见过。
一
当时我刚毕业两年多,跟一位叫小雨的实习生搭档。
每天最早到公司的是她,最晚离开公司的也是她,每次被经理拉进去小黑屋做思想工作的还是她。
有时候我也很奇怪:“明明分配到她手上的任务也不多,为什么她总是忙得像个陀螺一样?”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留意了一下她的工作日常…
上午7:00
距离上班时间还有1小时,小雨已经提前到了,把自己桌面收拾得非常整齐,还跑去打扫公司的茶水间,也因此收获到清洁阿姨的友谊。
上午8:00
同事们陆续到达公司,小雨热心地询问着大家是否已经吃了早餐,并提出自己可以帮忙跑腿,于是就有几位同事让小蛮代购早餐。
上午9:00
经理把小雨叫了进办公室,交代她今天上午需要完成的任务。
上午10:00
小雨终于坐到位置上开始工作,没过一会,就听到办公室里的大家开始帮忙喊起了小雨的名字。
“小雨,你要去打印吗?帮我也打印一下!”
“我只是去洗手间而已,不过可以帮你打印!”
“小雨,饮水机还有热水吗?”
“有的,你想喝茶吗?我帮你泡!”
上午11:00
眼见工作节点就在眼前,还没完成任务的小雨有点着急了。
这时却有同事提出让小雨帮忙查查看今天外卖点什么,小雨犹豫再三,还是掏出了手机认真选起外卖来。
上午12:00
小雨眼红红地从经理室出来,还没喘上几口气,手机响了,小雨边听边去迎接大家点的外卖了。
入职一个多月,面试时那个阳光活力的小蛮,已经变得萎靡不振。
跟小雨熟习后,小雨也曾向我透露自己“时间都被霸占了,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工作”,但是每当我告诉她先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再去考虑帮一下大家忙的时候,她总是摆摆手拒绝:
“大家找我帮忙也是跟我玩得来嘛,我要是拒绝多不好意思。虽然自己忙一点,但是能和大家多点相处的机会也不错啊!”
没想到2个月后,她却因为这种“想要制造更多跟大家相处的机会”的想法,变成“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跟大家相处了”——她被解雇了。
至于解雇的原因,用经理的话来说就是“该干的事情没干好,不该干的事情全干了”
二
很显然,小雨就是「讨好型人格」
这些场景以前在你生活中是否经常出现?
①打车时,不好意思不跟司机聊天,不管司机想聊什么,都配合着一起聊。
②在同事中,从不发脾气,也不和其他人发生矛盾。今天帮人改个PPT,明天写下文案,总能尽力满足对方需求,即使有时牺牲自己利益。
③微信聊天,没有秒回就心存愧疚,每次都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词和表情,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总怕说错话。
你总能十分敏锐的觉察到别人的需求,并随时都准备、并能够无条件的去满足对方。
你总是非常的无私,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请求。即便是一些无礼的、过分的要求,你也根本难以反驳。
你几乎从来不会提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要求,喜好,或不赞成。你好像也从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你非常过度的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总会本能的避免一切可能会引起和别人的争吵发生的事情,本能的会逃避和别人的冲突,和别人的竞争。
即便是和别人起了冲突,你绝对会是最先道歉的那一个。你似乎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生气,在和别人起冲突时非常轻易的就会妥协。而且事后你在反思“是不是别人的错,自己【该不该】生气”。
你总是会无时无刻都试图去营造一种【很温馨,很和谐】的气氛。
三
你知道为什么你会不由自主的讨好别人吗?你知道为什么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吗?你知道你为什么不敢拒绝别人吗?
归根结底,讨好型人格的根源在于三个错误的核心信念
①父母强势(我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脆弱)
②我必须要做些什么别人才会爱我
③C我不没有资格提出自己的需求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呢?
A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脆弱的孩子了
讨好者在潜意识中还是将自己认定为是一个“孩子”。
导致他一旦和别人出现一点儿冲突,就会马上“退行”到童年时的状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事人本身逃避问题的一种手段。
而现在你必须彻底认识到这一点:你不再是一个脆弱的小孩子了。
所以即便别人抛弃了你,即便你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即便你向别人表达出了你的不满,你也不会怎样。
B追求别人对你的爱或者关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讨好者一般有这种想法,就是我必须帮别人做什么,
或是忍受什么,别人才会喜欢我。
背后的原因是自己无法接纳自己,
必须要通过外部来获得肯定。
但你要明白,你无须去刻意追求别人的喜欢和接纳。
你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然后你会发现,
全世界也都自然的接纳和喜欢你了。
C你必须尊重自己的需求。没有人会主动过来满足你的需要
对于讨好者而言,直接讲出自己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讨好者们特别向往那种人际关系很和谐、别人都对他很热情,很照顾的环境。
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不需要开口别人就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了。
但别人不是你的父亲,别人也没有必要去在意你的需求。
但同样你也应该明白,别人不在意你的需求,
这绝对不意味着的你的需求就是不重要的,你的需求就不应该被满足。
你就是想吃糖葫芦,你就是想让男朋友把你抱在怀里,你就是想在难过的时候不和任何人说话。
不要试图给自己任何的理由来论证你提出自己需求的合理性,也不用拼命地试图论证清楚对错认为自己是对的之后你才敢去做什么事情。
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条件,只是因为你想,仅此而已。
改变,就从改变开始。
开始,就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