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是不是连灵魂都会变得僵化?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
不同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的人生履历,造就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点。
所以,我不明白高晓松眼中的诗和远方,似乎在这个封闭的小县城,在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在经历过成长的磨难与生活的困苦之后,渐渐地磨平棱角的同时,也磨平了我对于太美好事物的追求。
我喜欢平静如水的生活!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激情,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时光,在这样的岁岁月月之中,真的会将人逼疯吧!
但我却觉得恰恰相反,稳定的生活给我以心灵的平和,没有改变,便不会有改变途中经历的挣扎,不会有求而不得的痛苦,不会有对于未知世界的无端恐惧。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少小离家外出求学,在那个什么都不懂得年纪,自己独自长大,这期间所有的艰难困苦都要自己独自承担,独自品味。
所以我没有安全感,没有那种不顾一切的拼劲,总要给自己留下回去的路,总要让自己不至于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自然这样的潜伏于内心深处恐惧,会逐渐的消磨掉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逐渐地变得畏手畏脚,逐渐的变得安于平淡,安于现状,逐渐的希望在这样碌碌无为的生活中安全的过完今生的岁月。
我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在一个少有人烟的深山老林之间,独自一人,不与外面的世界沟通,自给自足,是不是就会获得内心世界的全然安宁?
但有时又觉得有点荒唐,现在哪里还有那样的乐土,再说真的遇到那样的情况,无边的孤单也会将人完全吞噬吧?
佛家讲求内心的平和,讲求修身养性,讲求由内而外的宁静。
有一个经典的佛家例子便是讲外界环境与内部心灵的关系的:
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来到广州法性寺弘法,法性寺的主持方丈引宗法师正在讲经,风吹幡动,于是他问:“是风动还是幡动?”弟子中有说风动,也有说幡动的。慧能上前,合掌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可见外部的环境终究只是客观的原因,真正想要获得长久的内心平和,只有追求内心的平和,而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太浮躁,这样的境界也就越来越难得。
所以很多人羡慕高晓松的才情时更羡慕他对于生活的豁达。
他是坚定的无房主义者,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从青年开始背负着一套房子计算着过完中年,觉得大小总是窝,有了家才有了归属感,才能安心。
他是快乐至上的艺术支持者,可以满世界的转,只为增加阅历的同时,增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是我们不能,我们想的是家里逐渐年老的父母,想的是一天天长大的幼儿,以及马上要还款的房贷。
。。。。。
也许这些只是理念的不一样,但追根究底其实是世界观的不一样。
有些人的生活只能成为别人梦里偶尔的潇洒,但终究大多数的我们,在这芸芸众生之间的平凡一员,按着自己简单的轨道,缓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