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美在都市中已经不再明显,
就剩下以热辣阳光做代表的夏天。
而处在繁华之外的乡村,
反而成了观景和体验时节的最佳选择。
城里头看得最多的是花,
如果不去水果摊逛一逛,
可能根本不晓得现下的时令水果是啥。
但在乡下就不一样了。
各种时令水果就像掐着点的生长、成熟,
每个月去到乡下你都能看到不同的丰收景象。
川菜用得最多的菜籽油,
就是从小颗的菜籽现榨而来。
▼
经过收割-晾晒-打籽-去杂除灰-晒干,
最后才能榨油。
新炸的菜籽油自带油香,
配合当季新麦粉炸出的油条,
就是丰收的幸福味道。
▲
今年回老家有个惊喜的发现,
就是上图中的这棵树。
花开得很特别,很美。
问我妈这是啥?
我妈居然也不知道。
树下有很多落下的花,远看像蒲公英,
近看又跟一把小扇子似的。
第二天,妹妹回来,兴冲冲的带她看。
“这应该是合欢吧?”
知道合欢这两个字还是因为《甄嬛传》。
隔两天网上一查,还真是,哈哈哈。
下图中的果子你能猜到是啥不?
▼
有过乡村童年的娃都太熟悉了——核桃嘛。
五一节的核桃已经不小了,
再有几个月就能吃啦。
如果没记错,应该就是农历七八月吧。
我家房前屋后核桃树已经成片了,
我妈说今年的核桃比去年的还多。
二十年前的乡下,
哪户人家有核桃树,那绝对是被眼红的对象。
(我家门口的核桃树)
但现在不一样了,
老家年轻一代都在都市定居了,
粮食也不再缺乏。
留在老家的人,也不再爬坡上坎的种地了。
(山上的高地很多已经种了核桃)
很多曾经的山地,都种上了好打理的核桃树,
这几年已经长成核桃林了。
每年吃的核桃都是从老家带过来的,
好吃又放心。
▲
这花一团团开得挺好看,
远看就像天上的白云。
仿佛记得我妈说,这是红萝卜种苗花?
▲ 花生的本尊是这样的。
过段时间也能开吃了。
记得上学那会儿吃花生的季节是在9~10月份,
现在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吧。
▲ 今年老家的梨树也不甘落后,
有史以来果实最多的一年。
梨树是从千里之外的外公家带过来的,
应该有十七八岁了。
外公过世后,这棵树好多年不结果了。
前两年才重新挂果,但数量很有限。
今年满树嫩梨,很是喜人。
▲ 这是常见水果之一的李子。
今年也是满登登的一树果子,
我妈说端午节回来应该就能吃了。
▲ 看出来这是什么了吗?答案是土豆。
来自老家地里的土豆,个头一般不会特别大,
但味道是真的好。
土豆独有的香味,
是城市果蔬市场常年都有的土豆比不了的。
▲ 喜欢挖野菜的小伙伴,这应该很熟悉了:
餐桌常客之一的折耳根。
每年春季出去踏青,
总会遇到很多自带挖野菜工具的阿姨。
挖野菜,这在现在的年轻人中也是很流行的。
小时候挖野菜的经历实在太多,
现在更喜欢回老家去吃,
老式做法,但却是童年的味蕾记忆。
▲ 老家院子里的角落花园。
红色的鲜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艳红的颜色在强光下看十秒,
就会感觉头晕眼花。
但我妈特别喜欢,“红彤彤的开得那门好看。”
老妈的话无法反驳,总归还是挺有生命力的。
每次回家,我妈都念叨要再种点什么花。
看她的架势,百花园应该很快就能建成了。
端午节回家准备带点好看的花种子回去,
应该能让她高兴了。
PS:
老家有房的小伙伴,简直不要太得意。
于是,每回老家一次,
我就更后悔一分,后悔大学报道的时候
将金灿灿的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
……
现在建个农庄,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