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叔本华的“钟摆理论”或者说“钟摆陷阱”。叔本华在他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指出:人生就像一个钟摆,人的一生是受意志驱使和控制的,他说的“意志”就是指“欲望”。当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会陷入痛苦;而当人的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之后,他又会感到空虚、无聊,加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又变得厌烦。何况人在满足旧的欲望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欲望,由此欲望不断膨胀,永远得不到满足,以致于痛苦不堪。
这就是“钟摆陷阱”。所以,叔本华认为“人生即痛苦”。应该说其哲学不无道理。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是一种悲观主义的哲学。它为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也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形成挑战。而哲学家、革命导师恩格斯始终以理性的精神,指出了叔本华哲学的荒缪之处。
首先我们要辨别“意志”与“欲望”的区别。所谓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稳定的心理状态。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即“自觉”。什么是“自觉”?“自觉”就包含一定的理性,包含一定主观能动性。我们知道,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高级动物(恩格斯语),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以人在本质上是理性的,同时受自由意志的支配。
而并非叔本华所说的个人的动物式的欲望所支配,因为欲望是非理性的。叔本毕哲学的荒缪就在于它是以人生受欲望支配为前提的。然而考察实际生活,我们受欲望支配的事例确实很多,冷眼看这个荒芜的世界,尽是物欲横流。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受欲望驱使的现象呢?这就要提升我们人类的自觉性,提升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这里的“自由”首先是一种“自主”和“自律”。
当然我们不可能不追求金钱,因为金钱或者说货币在本质是指我们在为社会付出之后所获得一份契约,一张债券,它象征着我们的权利。我们也不可能成为禁欲主义者,因为这是违反人性的。
但我们可以利用某种手段消解欲望,如佛教或极简主义的消费理念,还可以通过追求精神需求来转移对物质的欲望,甚至可以为自己确定更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这样不仅可以让你的欲望得以限制(不是禁止)和转移,而且可以让你的精神丰富、灵魂高贵、人格完整。因为只有理性精神,才能让我们真正彰显自由的意志;因为精神的关注度与物质的关注度之比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
最后我想说,追求幸福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命应该有更多元化的追求。
2022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