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越越安
Part1 关键词:心理暗示、唠叨
其实,我不太想写关于育儿方面的文章,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始,思路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统统的引入我的脑海,那些近十年来的课堂与身边,许多许多亲子相处,隔代养育的情景全部逐一的进入思想画面。就像播放电影。打、骂、训斥、惩罚、木讷、自卑、多动、沉闷、暴躁等等一系列的负面词语全部涌上了心头。
今天是因为小家伙一个“刷牙”事件,让我有感而发。写一写,如今每个家庭可能都有一个人在扮演的角色。“直升机”似的养育,你早该被社会淘汰了。
❗️情景 1❗️ :公园里,一位小男孩在爬土堆,妈妈在一旁唠唠叨叨:“别爬,会摔”;过了一会,小男孩在树下捡树叶,妈妈在一旁唠唠叨叨:“别捡,虫子会咬你”;又过了一会,小男孩看见路边一位胖嘟嘟小女娃踩脚踏车摔进沟里,妈妈着急又开始唠唠叨叨:“别笑,人家会打你!”小女娃听到后,气冲冲跑过来打了小男孩一拳,小男孩很无辜,“妈妈,我没笑,我啥也没做呀!”我想说,他妈妈做了!
为什么唠叨会成“诅咒”?不是笑话,唠叨是巫婆手里的“扫把”?还是无时无刻开在孩子周遭的“直升飞机”?
“不、别”式唠叨,会出现相反情形
“别想那个苹果,那个红又大的苹果!”
当我跟你说这句话时,你脑海里一定已经浮现出一个红色。为什么会这样?这便是“白熊效应”。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经做过一项实验。 在实验里,当实验者对被试说“别想那头白熊”,结果却出现相反的情形——一头白熊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栩栩如生。
❗️情景 2 ❗️: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件事,她把它描述为“一件相当苦恼的事情”:一天晚上,她3岁的儿子在床上跳不停,把床垫当超级蹦蹦床。
“你别吵!我头都晕掉。”妈妈抱怨,想让儿子停下来。
没想到小男孩呜呜哭了起来。
“怎么回事?我没骂你!哭啥?”
小男孩很受伤,掀起被单把整个头盖住了,就像一只小鸵鸟,哭得更伤心了。
“这啥心思?孩子真让人难以理解,我这本科的都搞不懂你……”
其实,有些小朋友会对大人的话比较敏感,对他们来说,“你别吵”=“你很吵”,已经代表批评。
除此之外,“不、别”式唠叨会不停地给孩子带来心理暗示
很多爸妈经常很苦恼地跟我说:“每天都在教育,越教育越唱反调!”每一次当我进一步详细询问,都会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把“唠叨”当教育。下面这些话,你一定不陌生:
❗️“别愣头愣脑的,赶紧呀”,
❗️“别哭了,哭得我要喷火”,
❗️“不要那么懒,太阳都掉山坑了”,
❗️“走路不要像个乞丐一样”,
❗️“你能不像一头猪吗?”
这是啥路子教育呀?简直就像一个巫婆举着扫把诅咒:“你很坏,你很坏”,“你很差,你很差”……孩子能不唱反调吗?
“不、别”式唠叨,就像给一只气球打气,终有一天会“爆”
❗️情景 3❗️ :话说在某国外“爱心动员会”上,一位浓胡子卷发先生被牧师的演讲感动,便走了进去。他泪眼婆娑地掏了掏自己的钱袋子,打算捐掉身上的所有钱;他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听着听着,脸上有些不悦,打算只捐一只口袋的钱;他继续听,脸上开始厌烦,打算一分也不捐;当演讲终于结束,他不仅不捐,还愤怒地从爱心箱偷走了2元。
这便是“超限效应”,这位小偷正是我们可爱的马克.吐温先生。
对孩子来说,少许的“唠叨”是教育,太多的“唠叨”便会给孩子带来厌烦。如同给一只气球不断地打气,气球终有一天会“爆”。而“爆”的后果则是孩子拖延、不自信等。
唠叨的语言,常常带着负面的字眼,能轻易被孩子捕捉到。当孩子的耳朵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唠叨,在这样的家庭里,你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会变得消沉、没自信。因为父母的唠叨,给孩子们带来了伤害,“嘴里没一句说我的好话,总是唠唠叨叨,充满厌烦……”
如何不唠叨?把你嘴里的“否定词”,一次性扫进“垃圾桶”
不、不要、别、不能……把你嘴里这些“否定词”,一次性扫进“垃圾桶”。因为否定词,常常会与一些负面的感觉相关联。相比之下,如果父母采用正面的、积极的字眼,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和积极的感觉。不仅有助于亲子沟通,还会给家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孩子的心理也会受益。
而2012年权威杂志Journal of Adolescence有过一项调查,证实权威型父母,是最佳的父母类型。在权威型父母面前,孩子更信任父母、也更愿意聆听,教育也容易贯彻。权威父母也轻易得到孩子的崇拜。至于什么是权威父母,怎样可以和善并坚定的爱孩子,将来有机会,分享。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书籍
Part2 ✨ 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