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辛弃疾词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是杨万里诗中“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的丰收瑞兆,是陆游笔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美好光景.....作为颇受古人重视的节气之一,秋分是农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我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硕果累累的时刻,稻谷芬芳,蟹肥菊黄,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处处呈现出一片金秋丰收的喜人景象。
从北到南,丰收是一件看得见的事。饱满的稻米粒,金灿灿的玉米棒,沉甸甸的高粱,水灵灵的萝卜,灿烂、丰裕、饱满,恰如秋分后接续的那一轮满月,昭示着千百年来丰收最深厚的意趣:合顺圆满。
丰收节里话“合美”
春种秋收,硕果累累,从来都是庄稼人最深的盼望,循着千百年来的农事节奏,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这一程秋事,这一场泛着金黄的邂逅
“万物霜天竞自由”的真意,即始于此。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秋风微澜,田间稻浪飘香,云南德宏盈江县万亩水稻正陆续进入成熟期,独特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种植条件,孕育出粒粒金黄的果实,连片金黄的稻田与远处的山峦民居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美与共的田园画卷。走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们收割稻谷忙碌的身影,割稻、脱粒、装车一气呵成,人们则站在田边等待装袋打包,当一缕缕金黄的稻穗,变成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时,人们难掩脸上丰收的喜悦,以稻为笔,大地为书,共同描绘出丰收的美好。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万亩石榴相继迎来丰收,果农们忙着采摘、选果、脱袋,一个个火红的石榴,如同红灯笼一般渲染着丰收的喜庆。云南蒙自地处云南低纬度高原,北回归线穿境而过(这是神奇的水果“甜度”线),一年无霜期长达330多天,年平均日照2200多小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蒙自石榴具有果大皮薄,籽粒饱满、汁多味甜的美好品质。剥开石榴皮,每一粒石榴似红色的琉璃,新鲜的清香刺激着味蕾,品上一口浸润心脾。“火红”的石榴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甜蜜的回报,也绘出了一幅富民宜居的美好图景。
秋凉螃蟹肥,吃蟹正当时。在阳澄湖畔,每年开捕季一到,经验丰富的蟹农们划着开捕船驶离码头,将捕蟹网沉入蟹塘,“请君入瓮”后,用力捞起,一只只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的阳澄湖大闸蟹在捕蟹网中张牙舞爪,好不热闹。捞蟹归来,螃蟹被五花大绑搬上餐桌,蟹肉嫩滑,蟹膏肥美,蟹黄香醇。俗语有言“一蟹十味”,无需添加作料的简单蒸煮,最为纯正地保留了蟹的天然鲜甜。此时,吃了这一口蟹,才算尝得了秋天的滋味。
顺应节律,感念丰收
数起各地的秋分习俗,背后大多有着农人们求丰收、庆丰收的惦念。毕竟,对于传统的农耕文明而言,自然土地是一切的根基,秋收的丰歉与天时地利密切相连,要风调雨顺,才能稻谷满仓。
北方一些农村地区,之所以留下秋分吃汤圆的传统,最初其实是因为怕路过的麻雀嘴馋,偷吃田里丰收的庄稼,要包上数十个没有馅儿的汤圆放在田间,“粘雀子嘴”。还有一些地方,会有杂耍艺人带着“秋牛图”挨家挨户去“送牛”。所谓秋牛图,就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当作是对一年农忙的一点纪念。主人家开门以后,艺人们会说些祝贺丰收的吉祥话,以讨主人家的欢喜,得到赏钱。秋分风俗的背后都藏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感恩。
中国人顺应节律,按季生产、顺时而食,土地馈赠人以丰收,人则借民俗仪式,提醒代代人惜取时节、感念土地。尊重自然、感谢自然的传统,由此绵延数千年,构筑成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的道法精神,为和谐自然的人地关系写下悠长的注脚。
春种秋收,秋分的丰收遵循着最公平的逻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有它的苛刻,必须要勤加劳作、细心养护,才会回馈出沉甸甸的果实;土地亦有它的慷慨,“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千年时间,亿万儿女,皆由这方土地养育。中国人勤勉、踏实的气质,就从脚下这方土地而来。秋分人合,合则共进,顺应四时,方得万全。一代代农人的双手,丈量过土地的深度,也沉淀出民族精神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