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失败的,每一个人都会考砸的,不准失败,不能犯错,不能失败,害怕失败,让我们不敢打开,不敢尝试新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会失败,知道这一点不是很棒吗?现在,你知道无论你现在多成功,在未来你也会失败的。知道这一点不是很棒吗?知道这一点你会不会更放松一点呢?
所以,如果你总是为了赢,为了成功而没有办法承认生命中有无力,生命中会有缺陷,你用赢的游戏来掩盖生命中这些真实的存在不敢去向它打开,那你就会越来越焦虑。
一个同事跟我讲关于她好朋友的孩子的情况。在初三的时候有一天突然考了年级第一,于是班主任,年级主任,还有一位校长就很关注他,结果由于太多人的关注而变得不敢上学,家长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最后辍学在家。
听到这件事我觉得非常惋惜,一个很有前途的孩子就这样辍学在家,家长真的也接受不了。
那同为学生的你,请你设想一下他为什么不敢上学了?
害怕失败,害怕考砸。
如果他失败了,其他人就会对他很失望。如果他失败了,就证明他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如果他失败了,就证明他不够好。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共同的这些想法。
那这些想法是真的吗?
面对失败,我们要如何调整我们的心态?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如果他失败了,其他人就会对他很失望。
这是真的吗?并不是。举个例子,我家儿子现在二年级。在去年一年级的第一次数学考试时考了57分。放学后他非常失落,跟我说,妈妈,我们今天考试了,我就考了20几分。第一次考试他就会估分了,你们说厉不厉害?你们猜我是如何回应的?我会对他很失望吗?他才一年级,刚刚步入学校,漫长的学习生涯才刚刚开始,我当然要鼓励他,给他打气了。我跟他说:你第一次考试就考了20几分吗?已经很厉害啦,你居然得了20几分呢?你知道妈妈上幼儿园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才考了0分呢。你比妈妈多考了20几分。
考不好也没关系的,我们就继续学习,把不会的学会,把不懂的搞懂,下一次考试肯定就会有进步,而且妈妈也会帮助你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想,如果考试失败就会对你很失望,也有的人会想鼓励你,安慰你,给你加油打气。
第二句,如果他失败了,就证明他是没有能力的人。
这句就更加可笑了。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灯泡吧,大家知道爱迪生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吗?答案有3个版本,5万多次,6000多次,1万多次。
那爱迪生失败了那么多次,就能证明他是没有能力的人吗?当助理跟他说,你已经失败了5000次了,还是放弃吧。他是怎么说的?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知道了5000种材料不能拿来做灯丝。
最终,他在经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之后,终于成功了。
爱迪生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会认为他是没有能力的人吗?当然不是。你也同样如此,即使你失败了,也不代表你就是没有能力的人。
所以,有一句话叫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觉得还有更合适的表达:失败就是成功的一部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成功,都要经过很多次的失败才能到达。
第三句,如果他失败了,就说明他不够好。同样也不是真的。因为每个人都会失败,难道每个人都不够好吗? 其实每个人都已经足够好,不管他是否失败。成功了也好,失败了也好。因为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我们依然有收获。失败也使得我们成长。
最后,当我允许自己不是每一刻都要赢,每一刻都要成功,我允许我很真实的做一个人,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作为一个有缺陷的人,是一件很轻松,自在的事。允许自己有缺陷,承认自己也会有失败的时候,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我们的人格就会变得更加完整。我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我比这两者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