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就是一辈子!
所以,你活了几辈子了?
接下来的人生你可能还有几辈子?
回答完这个问题,我惊奇的发现,2022年我正处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稍后再告诉你我与七年的关系。
“七年就是一辈子”这句话来自周岭的《认知驱动》。
01
漫画史戴维·萨拉奇诺在2012年创作的一幅连环漫画《11辈子》,大意是: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7年时间。
从这个维度来思考,一个人一生如果活到80岁,假设22岁大学毕业,他这一生大概可以学习8个技能,甚至从事8种职业,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毕竟很多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
2022年这一年,是我认知觉醒的元年,并且是持续行动的开始,我开始专注于自己每天的热爱,并且持续输出,计划做一辈子。
2022年,正好是我本科毕业后教书的第七年,我应该算是在这一行业有所积累,这一项技能——教学,我持续了七年。也正是2022年,面对大环境的改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开始持续日更写作,每日阅读和输出,我曾一度认为自己行动太晚,为何不早点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因为这两项技能是人生逆袭的底层思维,会让我们人生产生复利,实现非线性成长。今天惊奇的发现,距离我“中年危机”35岁那年正好也是七年。
我站在两个七年的十字路口,感慨万千,过去的七年,我过得还算充实,只是一直在做当下的事情,未来七年,我要持续做对未来有好处的事情。这就是我的改变。
在这个十字路口处,我对接下来的七年充满期待,我将不再惧怕35岁的到来,我会继续保持每日阅读,因为我已经从中受益很多;我将持续日更至少七年,并且出版整理自己的书籍;我将持续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帮助更多20多岁的年轻人快速成长。
就像周岭提到:“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02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一种长线思维,周岭在《认知驱动》一书中提到了三点好处:
1.让人彻底告别焦虑,不再急于求成
当我开始把一件事要坚持21天切换到这件事我要做7年的时候,我开始不再急躁,不再想证明给别人看,因为,我已经不记得7年前那个看不起我的同学现在何去何从。我开始心中有未来,眼睛在当下,关注每日的微小努力和进步。
2.让人聚集目标,并拥有真正的成果
2022年这一年,当我意识到我的下一个七年——35岁的来临,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学会了断舍离,真正聚焦于当下的几件事情,不再贪多,不再盲从,不再焦虑。持续做重要的事情并且快速获得反馈,持续迭代更新。
3.让人持续学习,终身成长
七年就是一辈子,你怎样过七年,就怎样过未来下个七年,乃至一辈子。
把每个七年当成一个截止日期,到了时间,转换跑道,把七年当成一辈子,你才能意识到时间有限,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接受七年挑战,也就无形中成为了终身学习者。
周岭认为:“花七年时间去做成一件事,比碌碌无为地继续过上几十年更明智。”
“七年思维”是一种升为思维,我们把看似遥遥无期的一生分割成了几个短短的人生。
人生很长,我们容易懈怠;
人生有限,我们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