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梁老师从书中的内容介绍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给我们共同学习,非常感谢策划这一期的读书会梁老师和建议大家读读这本好书的燕同学,感谢老师和小组一起学习伙伴们,也感恩自己。
写写在学习中的一些感悟吧。
一、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卑?1锻炼专注力。2懂得合作,智慧生活。3承认自卑,超越自卑。(自卑没有问题,自卑情结就有问题了。比如:一个人没有手。A、没有手的记忆没有走出来。B、没有手,还有其他的手可以用呀。有情绪怎么办?解读当下,接纳他,看见他。定义很重要,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二、别人评价怎么做?1引用《当下教育》第15页的内容。人家送了(评价)这个礼物,这个礼物怎么处理?更多的是关注感受是什么?需要是什么?
三、真相是什么?1你真的在帮人吗?还是在服务于自己的喜爱?你的动机是什么?什么最重要?成就感?奉献?怎么更有效?不是我们在服务于某某某,而是某某某在服务于我。不存在于帮,帮谁?区别表扬和鼓励,比如一个很大的跨越,一直不敢做的事终于有一天做到了。你可以表扬,也可以鼓励。表扬:一个劲的夸对方。鼓励:你做到了,恭喜你!
四、怎样跨越原有的固执的不好思维?1思维要升级。2正念的思维。
五、如何脱敏和克服惊恐。1心理暗示。一步步地说出感受,从房间,门口,客厅,厕所,离开家门,离开小区,带到超市,广场等地方,不断地语音暗示,给予安全感。2满灌疗法。比如怕昆虫,就带到很多昆虫的地方。
六、客体分离,1不要陷入焦虑情绪。2平时要做一些自我成长的东西。3在生命层面方面,要多做身体锻炼的。孩子的第一个重要客体是母亲。1这件事情我想听听爸爸的意见。2这件事情我想听听爸爸的。区别这话的背后是什么?尊重和权威。
七、学校的影响这一章的内容总结;1不要一味的跟风,老师与学校不一定都是最好的。2与其让孩子去学习这个那个的知识,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成长当中去。3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区别,有什么事情需要找心理咨询师,效果不比老师差!4孩子的很多习惯还是源于父母自己的儿童习惯。学会换位思考一下更好。
八、平衡人生的三大任务。1第一约束是工作问题。2第二约束是社会问题。3第三约束在男女之间。
站在人的角度上去看看问题确实是挺多的,但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上去看待人的问题,我觉得人的问题慢慢地变小了!感恩老师,感恩伙伴们,感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