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说:一体生两相,两相分阴阳。
佛家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很显然,天下诸子百家,逻辑却是一家。种下一段树根,长岀一片森林!每颗树样不同,朔源却是同根。
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最反感的就是⋯
我每每听到这句话,或者类似的话,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一个故事。
家里有4姐妹兄弟,老大和老么吵架最小。因为他们之间往往相差十来岁。试想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同一个三岁的孩子有什么好吵的呢?
没有什么好吵的,不是因为三岁小孩懂事,而是因为十三岁的少年根本不屑于同三岁的孩子吵架。
然而,年龄相差两三岁的孩子最容易发生摩擦!
为什么呢?
我们稍做总结,便可以发现:认知上相差到一定程度,吵架便不会发生,吵架是认知水平差不了多少的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任何一件事物,千人千面,真相却只有一面!无法想象我们凡人离真相完全重叠的概率有多大。几乎没有应该是最为正确的表达。
我们平常所说的正确,只不过是离真相的角度偏差小一点而已。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没有任何人与真相真正完全重叠,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就没有任何人是正确的了。
既然如此?生而为人,何谓正确的灵魂拷问由此而生。
于是,结果正确才是正确,为结果而活,成了许多人一生的追求。
然而,拉长时间维度,你会发现以前结果正确的在不同的未来却正确不起来了,几乎没有人一生结果完全正确。
但在一定的时间段,追求结果正确比追求自己正确不是层次的差异化,而是完全不同维度的认知!再说透一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既然千人千面,真相只有一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
不对任何事物产生反感,因为不同事物都只是离真相的偏差而已。既不是真相本身,也不是完全背离真相。
这个人或者事,这个维度可能离真相近一点,另外一个维度离真相远一点!这些维度离真相近一点,另外一些维度离真相远一点。
犹如三岁小孩与十三岁小孩,三岁小孩的动物属性大过社会属性,十三岁小孩的社会属性大过动物属性。
而人是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体,所谓优秀,是在社会的历练中,克服动物属性,增长社会属性。
离动物性近一点,离人性便远一点,离动物性远一点,离人性便近一点。
此消彼长,波长此消,有的是随波逐流,有的是自我主宰,这便是丰富多彩的人生。
我们不妨从发散的文字中形成一些简单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也不是真相,只是某些维度能帮助我们离人性更近一点,如此而已。
反感的本质是认知缺陷,是认知肤浅。
用警示的语言告诫自己:越反感,越肤浅!反感越多,认知缺陷越大。反感越大,认知缺陷越多!
与人为善,上善若水,是在有限的人生不可能把认知提高到很高水平的现实面前,创造另一种可能: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