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晚了人民群众好多天了,不过至少赶在下档前写了写。
大刘的原著没读过,我也不准备读了,直接来夸一夸电影《流浪地球》。
牛B呀!
这还是中国团队主导完成的,配乐也是,剧本也是,道具模型也是,没有请流量明星,没有明显的广告植入(交委除外)。
牛B呀!!
整体的故事很紧凑,据说是从原著的故事中截取了路过木星这一段,原著几百字,展开一整个故事大纲。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关系描述,前因后果铺垫。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什么尿点,首先故事过关了。
演员,没有请流量明星,这点太好了!
据说是因为资金有限,都花去做特效,没钱请流量明星。真好,希望以后有钱了也这样做,保持住。
我看的是电影,是剧本+演技+画面+特效+音乐。
不是海报,不是写真,不是面瘫群体。
至少要演技在线,不是一个白眼把我翻出戏的那种。
吴京,说不上喜不喜欢。但是他演正面人物,什么警察、军人、消防员、宇航员,根本不用演,站在那,你说他是,我就信。
至少演技没扣分,并把钱省下来了。
(本电影本身的重点也不在演技,在画面特效)
音乐。
我不吹这部分,有点词穷,进步之大,水平之高,有耳共睹。
你自己听。
过程的艰辛。
制作的精良。
团队的努力。
结果的偶然。
这些最近已经有无数的文章在歌颂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对本片负面观点,尤其是极端的一星评价,不予理睬,坏了兴致。
自己喜欢就好。看得过瘾就好。
当然的确有些缺点的。
许多台词有点生硬,有点拗口,让我觉得很别扭。
“社会主义特色”?
尤其是小姑娘那段独白……
也有人从科学的角度说,部分故事设定不合理,这种理科生的神仙论战,我从来不参与。
E=MC2已经是我知识的边界了。
总的来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的一作。
就像《失恋33天》让市场看到了小成本文艺片的商业高回报可能,《X囧》《疯狂的XX》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喜剧的大众认可,《流浪地球》让投资方看到了新的赛道-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中国制作之路不再是一片荒原,望向八方,至少头顶有颗蓝色的流浪地球。
最后,全国交委提醒大家: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