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就是经常听到身边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趁着年轻,脑瓜子好使,多学点东西,等你到了我这年龄,再想学新东西可就难了,有一天我就特好奇的问了我叔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成年人学东西到底难在哪里?他回答说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是要处理工作及家庭各种杂事,导致精力不够用,第二是好像脑子变笨了,接受新知识没以前快。
精力不够用,脑子没以前灵活,这些我也都认同,可通过亲身的学习经历,我发现那都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好奇心的下降以及功利心的上升,小孩子由于好奇心驱使,对新东西充满了热情,管它有没有用,反正学就是了,或者更甚至于他都没意识到那是学习,可成年人就不一样了,随着社会的历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的判断标准,所以每次开始学习前,他都会问自己,这有什么用呢?学会了能带给我多大的利益呢?
其实我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对,本来时间精力就有限,谁还会花时间去学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呢,我想说的是,我们判断的没用就真的是没用吗?换句话说你就怎么笃定你的判断是准确的,你判断的原则到底是什么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我们的观点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观点的形成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我能想到的有接受教育的程度,成长的环境,以及社会媒体的宣传等,这些因素最终汇聚在一起影响我们的认知,进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做的每一个判断跟选择都是基于当前的认知水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程度以及环境都已经趋于稳定,这个时候最能提升我们认知水平的,恰恰就是去学习新知识。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做判断是基于当前的认知水平,而当前的认知水平是看不到或是看不懂更高一层认知范围里的东西的,自然认为学了无用,而只有先学了之后,你才会有更高水平的认知,进而做出学了有用的判断,所以你就会发现社会上那些奇怪的现象,爱学习的人拼命的学,而不爱学习的人也拼命的拒绝学习。
最后的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爱学习的人,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不断的去探索,拓宽认知边界,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问有什么用,反正谁学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