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絮语
嫂子来电话说,晚上梦见姥姥了,梦里的姥姥衣衫破旧。
放下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有嫉妒,有难受。难受的是,姥姥一生节俭,猜她在那边,还是和活着的时候一样,舍不得吃和穿。嫉妒的是姥姥真偏心,到嫂子的梦里却为啥不到我梦里?转而释然,姥姥去世时,腿疾没好,也许在天堂依然在疗养中,我离得太远,她没有能力走到我的梦里?
姥姥于我,虽是隔辈,却无代沟。在我心目中,姥姥不只是母亲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她陪伴我的要远比母亲陪伴我的时间多很多年。
我上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记忆中的姥姥,给我洗衣服,给我做饭,牵着我的手送我上学放学。一年级下半年,我病了,流行性扁桃体发炎,脖子和腮帮子都肿了,喝药打针消炎后,反反复复发作。姥姥便到处给我找偏方,后来找到一个民间医生。开了药,要求喝的时间刚好是上课时间。赶回家喝药会耽误下一节课。为了不耽误我学习,姥姥带着药候在校外,按时按量一顿不拉让我把疗程喝完。知道我会嫌药苦,姥姥口袋里会提前装好奢侈的糖块,药进肚,糖块进口,硬是哄着我把病彻底治好。我的病好了,姥姥却累瘦了,累病了。
我上五年级,得了重感冒,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两三个月,医生说缺水缺营养,血管都瘪了。好在我命大,后来竟奇迹般地好了。好些后,需要精心看护。工作忙碌的父母无暇照看我,炒将我送到姥姥家。
在姥姥家的那些日子,得到看看无微不至的照顾。我食不知味,姥姥变着法的给我做吃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姥姥真是费劲了心思。
记忆中,姥姥的村子里一年到头以红薯为主食,蒸红薯,煮红薯,红薯干,红薯窝头。红薯窝窝头难看也难吃,黑乎乎的,咬在嘴里发粘发涩。姥姥不给我吃,她给我做白面饼,卷着鸡蛋吃,沾着白糖吃;她给我炸鸡蛋面叶,当零食,又脆又香;给我炸绿豆丸子,让我在两餐之间当点心。她把家里所有能吃的好东西都给我吃了,家里没有的,梦淘换来也给我吃了。有了姥姥的精心照顾,我很快恢复如初。才得以回到母亲身边,继续学业。
我上初中,住校了。学校距离姥姥家不算远。姥姥得知我吃不惯学校的饭,便隔三差五帮wo改善伙食。她用缠过,、后来又放开的半大脚,步行几里路,隔一段时间,给我送一次葱花油饼。那个年代,家里白面还是不多。姥姥姥爷种地不多,两个人的口粮有限,白面更是少的可怜。省出白面给我吃,猜想,他俩平时吃的肯定是粗茶淡饭。老人的好,我终生不忘。
妈妈去世那年,我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不会针线。看孩子,做生意,做家务,乱了方寸,毫无章法。姥姥又出手了,隔三差五给我和孩子捎点吃的、用的。零食、时令水果、蔬菜等等。记得有一年秋收,她到我店里住了好几天,帮我剥,晒玉米。平四里,得知我拆了被褥,也是让给她带去,做好了再送给我。感谢姥姥那些年的帮衬,让我轻松的许多,等到我的孩子长大了,我的小日子走入正常了,本来就老的姥姥变得更老了,真真正正老了。
姥姥活到八十八岁,生活一直能够自理,直到去世前,不小心摔了一跤,躺了三个月,打针吃药不见好转,直到去世。三个月的时间,得到哥嫂和小妹无微不至的照顾。
姥姥去世时,我在外地。赶回去送姥姥的时候,我哭的肝肠寸断,我心想,妈妈走的时候,我还有姥姥,姥姥走了,我还有谁?还有谁能无私的拿我当孩子一样心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清明,姥姥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很想到她的墓前为她祭奠,因为琐事牵绊,不能如愿。不是我不孝,是身不由己。捎去我的心意,买些她如意的衣衫。心里将高香点燃,默念祝愿,祝愿姥姥在天堂安好,祝愿她和我的母亲还有她在那边的所有亲人相依相伴。
2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