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次读这本书我想问自己的是你真的会阅读吗?那第二次我想问自己:你真的理解阅读了吗?回想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我大致了解了阅读的四个层次以及在每个层次中作者介绍的阅读方法,按照这些方法,感受一场自我发现的阅读,边读边思考确实能从中带来新的启发。
再读时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在我们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这个观点是在分析阅读提出的。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往往会对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进行评价甚至批评。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个信息数量繁多,传播速度飞快的时代下,对于一件事、一个观点甚至是一个人,我们总是倾向于先去评价,而不是理解,我们很难在评价之前真正说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了。但是,对于书本,我们能够先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尤其是对于整本书的构架或者这本书传递的思想。该书的作者也谈到主动阅读是必须能够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这件事,受教的美德并不是去顺从,也不是去时刻批评,而是能够正确地评判一本书。因此,阅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专注的活动,需要反复咀嚼消化,了解这本书说了什么,具体怎么说的直到能像沟通知识一样的评论一本书,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或多或少会遭遇烦恼的事情,遇到焦虑的时刻,除了通过自我消解,找他人倾诉缓解情绪外,或许阅读书籍能帮我们找到新的答案,阅读让我们与作者进行一个无声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想法与智慧,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对待世界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内心升起一种多元的,无限可能的感觉。
两次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读书只是盲目的看着书单一本一本阅读,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有一种被书拽着走的感觉,以至于合上书脑海中只有一些印象深刻的零碎的片段。如今,我能清楚知道自己想去读什么书,该补充哪一类型的书,读什么书是对当下的我有帮助的,在这个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阅读步骤和方法,采用作者介绍的阅读技巧,带着问题去阅读,避免低效阅读。
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希望我能在未来的阅读道路上,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