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 时间:2021年12月10日 主题:空间关系 作者:张俊 阅读笔记: 对空间关系的理解与运用是几何初步的基础。任何客观物体在空间中均占有一定的位置,并同周围物体存在着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物体的空间方位,也称为物体的空间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词汇表示。 幼儿空间意识来源于感觉运动的协调,但最早的空间意识只是形成了一定的方位知觉,此时幼儿的方位知觉还会受到他们已有的动作和空间经验的限制。 幼儿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空间位置,通常以头为上、以脚为下、以面为前、以背为后,以拿勺子的手定为右手,另一只手定为左手。幼儿脱离自身这个中心点,就会难以辨别方位。 从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讲,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上、下因有天、地的不变位置做参照,不会受身体的转动而变化,因此被幼儿最先掌握。 幼儿认识前后、左右通常表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幼儿是以实际动作来试验方位,将环境的物体和他自己的各边相连。第二阶段,则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以及物体与主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幼儿逐渐能做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物体空间方位的关系。幼儿对“前”“后”“左”“右”这样方位概念当作永恒不变的方位来理解,这与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半逻辑性阶段有直接的关系。 幼儿的空间方位关键经验主要包括感知、判断方位,运用方位词描述位置和方向、表征方位三个方面。研究表明,方位语言的获得具有一定的顺序,首先获得的是上、下、里、前、后。左、右两个方位对于幼儿来说是最难辨别的。 幼儿后期,他们开始对自己所处的空间环境形成心理特征,也能对其中的空间关系建立模型,并尝试用符号这样的抽象方式再现。幼儿具有空间视角化能力,也就是对空间表象进行操作并加以表现的能力。 幼儿空间视角化的学习经验集中表现在拼搭图形或积木等活动中。小班:尝试运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拼搭。中班:有意识地运用平移、旋转和翻转进行图形拼搭;探索图形、常见物品中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大班:进行图形拼搭时,有意识地预期旋转和翻转的结果;理解简单示意图中的空间关系;理解并重现观察三维物体的不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