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认知局限”害你一辈子
“认知局限”,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那些条条框框,自己给自己的认知局限。
人都有认知局限,但每个人认知局限都会有所不同。
在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一书中,明确提到了人的局限性:
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发端于改写历史,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重新想象未来。
比如书中所说的草坪,是一种权力象征,但它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认知局限”的事例了。
还有很多朋友,也是有着这样的局限性:
他们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担心对付不了外面繁杂的世界;
他们担心自己父母的建议,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父母,以至于他们做事情没有主张,没有愉快感;
他们担心自己丢掉一份铁饭碗,因此就作死地和上级领导搞人情,搞关系,殊不知自己应该提升自身能力,让领导器重你;
…………
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过得很颓废,有的过得很安逸,潇洒。
但不管怎样,他们这辈子,就被他们的“认知局限”给害惨了,总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个样子了。
那么,说了那么多“认知局限”的缺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了?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三个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进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打破“认知局限”。
第一种,保持一颗“空杯心态”。
何为“空杯心态”?
空杯心态,属于心理学概念,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
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空杯心态就是对过去荣耀、挫折的一种舍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舍得之后才能获得更多。
否定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个人应该舍弃的东西很多,懒惰、得过且过的混日子思想自然是不行的、是最应舍弃的。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这样的心态。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了?
只要我们把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认知给定位好,就能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学习方面人分三种:
第一,感觉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学;
第二,感觉自己从什么什么学校毕业,学的够多了,不愿意学;
第三,感觉他们都不如我,我从他们身上学部到东西。
这三种,都是对自己的“局限”,一定要摆脱。
我们一定要多向别人学习,多向那些有成果的人学习。
第二种方法,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找到适合自身生长的土壤,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其实就是环境对于我们人的影响,也是自己应该准确地找到:
什么东西是适合自己的?
什么东西是不适合自己的?
只有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专才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有资格和精力去打破自我的认知局限。
年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出去跑跑,多见见一些人,多去其他城市看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
软实力教育总裁,《大学生的坟》,
《异类:用软实力的思维解决人生发展问题》作者刘兴奇老师的一句话说:
认清了你自己,就认清了整个世界。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成就的,只是那些碌碌无为之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而已。
所以说,如果我们现在还在处于迷茫中,处于寻找自己方向阶段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多出去接触社会,多去实践,多去体验不同的事情。
只有当你体会多了,做的多了,你就会慢慢懂得:
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很多有所成就的人士,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自己的认知局限。
他们基本的发展道路,可以归纳为:
先让自己成为专才,再让自己成为全才。
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会重复。
很多人不管是在公司入职培训,还是在个人修养培训的时候,他们培训里面经常说的一句话: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这其实就是在说重复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能力,只不过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它运用起来,更不愿意让它成为自己的人生法宝。
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肯·布兰佳写的一本书
《知道做到》,也是详细地描述了“重复”的巨大力量。
他指出很多人,不能从“知道”转变为“做到”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所拥有的Know-How过多—— 知识量超负荷
2.消极性过重—— 不恰当的过滤系统
3.坏习惯—— 不适当的学习方法
其实这三点,归根结底就是:
我们没有做好“重复”这项工作。
小米手机在最开始发行的时候,“雷布斯”雷军每天得写3000多字的文章,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文笔,让小米手机的营销文案,能够做的更好。
雷总到现在,还经常和朋友,为了这件事情而自嘲自己:
“我没有多大的能力,我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公司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其实,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重复的力量,也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这部作品中,也提到了“10000个小时定律”:
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必须花费10000个小时。
这里面的原理,就是:
长时间的练习能让人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并确保一个人能成为专家。
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当我们把“重复”这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给解决了,我们就可以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了。
也就是说,当我们做好了这件事情之后,以后任何事情,都经不过我们数据化分析,经不过我们数量级的重复。
我们要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有的已经开发出来了,有的正在开发,还有的就默默地沉浸在那里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三种摆脱“认知局限”的方法,也是我自己正在践行的三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最后,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文章的总结:
没有付诸行动的学习与阅读,都是在浪费时间。
欢迎大家的阅读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