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沈小無無,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我想记录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可能发生在童话故事里,也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2018.12.3 行动开始的第一天。
前一晚,我通过周边的人脉圈联系了几位教育学以及计算机毕业的校友,初定的目标是:共同研发有价值的“青少年编程教材”。有些三三二二地拒绝了;有些头脑发热地答应了,考虑了一两天婉拒了。之后我没有再继续找了。人才兼职参与的情况下,投了钱的伙伴或感情够铁的朋友会坚持投入精力。一般人不是在过程中离开,也很难坚持到最后。还有一种方案是自己亲自带兼职完成,但产品这样的东西象征着一个项目的质量,暂时不纳入考虑。
12.3.7:00 准时约上张小小一同驾车前往上海考察若干相关公司(公司信息均前一天网上收集完成,相关约见人员也在前二天邀约完成,有些是创始人,有些是职员)。大雾天气,淅淅沥沥的小雨,拥堵的高速,还有那从不习惯早起的困意....
因为第一家考察的公司坐落在上海携程附近,是做青少年编程上海的龙头公司。所以本来约了携程的校友一同早餐,可因为堵车没能赶上,空着肚子就去拜访第一家公司了。
本来约了第一家考察公司A的创办人谈谈的,可老板出去忙事了,接待我的是行政小姐姐。人很nice,介绍了很多公司概况,以及青少年编程的发展及行业情况。让我对背景知识有了更深的认知。其他涉及到行业隐私的问题我也不便多问。很识趣的做了道别,来日方长。最大的收获便是:产品驱动型的公司,可能最大的配置就在于:一群更新产品的人和一群卖产品的人,其他乱点就乱点了。
中饭是携程前同事钟同学请的,一个阳光温暖的人,也是早早约好的。携程的运营小干部,也找他交流了些互联网相关的内容。
下午又匆匆赶到另一家相关公司B考核,在上海的另一端:浦东新区。来不及欣赏沿途的大上海,就开始了另一番的忙碌。处于初创阶段,更多关注教材研发,如何引入资金,如何实现引流等等问题。也带着嘉兴当地投资人的要求,如果考察合格他们考虑投资。了解完奇后公司基本处于刚团结好三个合伙人初创的阶段。祝他们好运吧,创始人在互联网行业也深耕了很多年。不错的团队配置,相信会在日后发光。
晚上六点在华师大校区还约谈了“智能汽车”的相关的创业人。如何将工业制造结合教育。这波脑洞大开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走出华师大时,已是晚上9:20。
下午及晚上的约聊对象均为初创阶段的团队或个人。更多是创业心得的交流,以及一些对于创业流程的交流,包括优先级,配置合理性等。和龙头公司的大佬不一样,还停留在话多的阶段,说服自己,说服别人。
张小小也耐心的聆听了全过程,过程中会扮演摄影师角色。那时我们站在华师大一家超市的屋檐下躲雨,张小小看着路上来来去去的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读大学有用吗?
我说:有用,也许对20%的人用处更大些吧。
然后我们也在一间华师大国际学院的教室留了影,晚上11:00返回了嘉兴。吃了一顿夜宵。聊了些以“温暖”为主题的话,各自回家睡觉!
今日战果:了解行业,了解公司发展流程,了解产品种类,了解那些起步了的团队水平。
人数:4 粮草:0 其他:0
了解下来后,对于产品研发的认知更清晰了,对于行业形势也更了解了。研发进度暂无推进,基础设施及团队配置暂无增加。
回家路上依旧小雨,等天晴...
(补充:第二天醒来得出结论,自己团队独立完成产品研发。有时候不是输给别人,只是输给了自己。至于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这又如产品思维一般,是个漫长的故事。这也是大咖做讲座往往用一句激情昂扬的话带过的,比如: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不好意思,大佬,我只在早上做决定。哈哈)到目前我的故事里没有讲清楚的有两点:1.产品思维 2.如何决定是否启动项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