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每次看到都很受感动:
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对妈妈说:“你的儿子肯定患有多动症,都不能在凳子上安静地坐上3分钟,你还是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回到家中,妈妈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原本只能在板凳上坐1分钟,现在都能坐3分钟了。”那天晚上,儿子不再让妈妈喂,自己主动吃了两大碗饭。
上小学时老师对妈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考了倒数第二名,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最好带他去看看医生。”回家后,妈妈很高兴的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说你再用心一点儿、细心一点儿,肯定能超过你的同桌,他这次考试是第21名。”第二天儿子去上学比平常要早很多。
初中开家长会时,老师竟然没有点她儿子的名字,询问老师得知:“以他现在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有点儿悬。”她非常高兴的走出校门,看到儿子正在等她,她扶住儿子的肩膀,兴奋的说:“你的班主任对你很满意,只要你努力,肯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高考结束后,她预感到儿子能被清华录取,因为她告诉过儿子:她坚信他能被清华录取。当儿子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她手里时,她又悲又喜……
作为家长,没有人不想让孩子更努力、更优秀,懂得教育方法,运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孩子是家长智慧的表现。
《中庸》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文: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