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镯耳
我听说陈晓卿是源于他制作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惭愧的是那些年我竟然忙碌到徘徊在电视机前的时间都没有,白岩松说陈晓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导演的美食纪录片更好看,这对我来说算是十足的安慰了。
《至味在人间》是陈晓卿十年的饮啜笔记,所谓吃喝有道,写字有气。身为纪录片制作者,陈晓卿笔下的人间至味着实亮了我的眼。早些年读汪曾祺,汪先生是个可爱的作家,他写《人间滋味》写的烟火丛生,诗情画意,言已尽而意无穷,当然,这也是他所擅长的,人性化的,充满人文气的人间滋味。用陈晓卿的话来说:汪先生本身就是个作家,美食写得并不多,但每一篇都可以反复读,有味道。汪先生做人有士大夫的特立独行气质,写文章能把中国文字调动到极致又不做作。最重要的,他只记叙美食,不讲道理。
汪曾祺笔下的人间滋味是可爱的,好玩的。陈晓卿则大不同,他是四海八方食客眼中的“扫街嘴”,他把文字化作原料,在美食当中佐以人情之盐,可谓:原汁原味原生态,实实在在的真性情。
人间至味有真情
陈晓卿讲父母大人的饮食偏好,因其父亲是北方人,习惯吃面食,母亲出生于水稻产区,习惯吃米饭。所幸生活里,父母双亲一直采取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的政策。母亲做米饭放小火总会给父亲放进俩馒头,父亲蒸馒头,蒸锅的中间必是空的,为的是给爱人摆上一碗香米饭。瞧瞧这恩爱劲儿,读得我的心里也抑制不住心血沸腾热浪翻,老夫老妻,恩恩爱爱,都在这口馒头米饭锅里了!若不相爱,怎会相顾?想起平日里的烟火灶台上不知又有多少人因这天南地北的特殊“口味”起了争执,酸甜苦辣咸,灶台滋味,各有千秋,但凡有心细如绵两两相顾的都该是那白首不相离的神仙眷侣呀!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北方人的口味大多浓烈偏咸,想起我的母亲,在我幼年的记忆里她的一日三餐里断然少不了葱酱蒜,我亲眼看着她做菜撒盐撒的霸气劲儿,白盐三勺两勺落了锅,不浸滋味不上桌……二十几年前因父亲患有肾病,医生百般叮嘱平日三餐少盐清淡最好,也是从那一年起,母亲做的菜变得清淡了,我家厨房里少了盐味,菜肴里少了咸味,可是日子却充满了实实在在的真情味!仔细回味,那是母亲对父亲真真切切的爱呀!
人间至味有闲情
陈晓卿的散文语言是幽默的,这样的幽默远非刻意而是从容,是他淡然闲情里的清欢一笔,读来刻骨铭心。
说起年夜饭,总有朋友问陈晓卿年夜饭去哪里吃?他的回答永远是:家里。
他把儿子放在父母那里住几天,问儿子可否发现爷爷奶奶最爱吃什么?儿子认真想了半天,肯定地回答说:剩菜。
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他留意父亲放香油的动作,他爹每次在凉菜里倒入两三滴,收回时,会在瓶口轻轻舔上一口,然后做个很满足的表情。陈晓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研究生时同学聚餐,他给大家做凉拌菜,注入香油时也学他爹把舌头束成三角状,在香油瓶上舔一下,群声哗然……这件事让陈晓卿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子传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他去一家饭馆吃饭,饭馆里的服务员统一穿着诱惑无比的山寨空姐制服,仪态举止整齐划一,说奥巴马式长排比句。他写:尽管这些姑娘很养眼,腰细腿长口才好,但就像机器人,实在分不出谁是谁,只能很无奈、很流氓地死盯着她们的胸牌……
陈晓卿的散文幽默毫无疑问是暖心的,在博人一笑的同时,却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好的书,不正是如此吗?在数十年的美食笔记中传递有滋有味的生活情趣。
人间至味有人情
不止一次,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儿子会主动跑过来对他说:“爸,要不咱们去吃冷面吧?”陈晓卿说:个人的饮食偏好,尽管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写到淮南牛肉汤,陈晓卿在老郝这里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没有什么比家更重要。再好的生意,也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重要。
这话该是说到所有为人父母的心坎里去了。“几乎每一对中国父母都有天然溺爱孩子的心,再好的生意,再多一些的钱,对他们来说,都没有自己下一代的成长重要——那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如果说一开始,我们仅仅是想关注一个“扫街嘴”的美食专栏,在味蕾中寻找一丝美食佳趣,那么看到最后是不是该为他的字字真情折服呢?陈晓卿笔下的美食,固然是“说理”的,干脆,直接,像是叙说一个美食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下了最后一道佐料,这佐料便是:一个美食家的真性情。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这话说得没错。
陈晓卿说:对美食的追求,对体面生活的向往,都源自人的本能。人间有味是清欢,惟愿我们在浮华的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豁达自在的心,当然,我更希望,再多一份陈晓卿式的幽默,还有那份人间至味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