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曹鲁____ 日期___11月18日___
一、读书摘要 :从人类误判心理学中学习芒格的智慧。
二、金句/语录 :
1. 人类的大脑即使在有所知觉的时候,也会错误地估量它感知到的东西,因为大脑只能感知到鲜明的对比,而无法像精密的科学仪器那样以科学的单位来估算感知的变化。
2.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3.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造成的结果之一是,人们在获取新身份的过程中作出的重大牺牲将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
4. 化解过激的敌意的标准方法是,人们可以延迟自己的反应。
5. 实事求是地看清现实,可还是去爱。
6.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倾向通常会联合造成一种形式的经营失败。在这种形式的失败中,一个人会耗尽他所有的优质资产,只为徒劳地试图去挽救一个变得很糟糕的投资项目。
7. 人们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压力的时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压力的时候,最容易受社会认同倾向影响。
8. 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的时候别以他们为榜样,因为很少有比这个更值得掌握的技能。
9. 在前后对比度细微的变化误导之下,人们经常无法认识到通往终点的趋势。
10. 不幸的是,重视理由倾向是如此强大,乃至一个人给出的理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或者是不准确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从。
三、阅读的新知和感想:
我们的大脑是存在认知缺陷的,来自于对过去的经验的固化模式,就像巴普洛夫效应,在没有细微的觉察下,就好像自己看不见该看的东西,会被经验、习惯、欲望所限制,自己的框架,这种固化即为我执。
用理性说服别人,这种说服有时候是违背人类趋乐避苦的本性的,而要说服他人进入某种可能的苦,要让对方看到苦背后的乐,即是可以获得的利益部分。延伸开则是奖励机制,哪种行为的重复可以获得奖励,即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但如果惩罚机制不够完善,则会为了奖励而采取虚假的行为。祖母的规矩有点像延迟奖励,先苦后甜,培养自我的自律以及自制力。
喜爱/讨厌,两种倾向,都使我们不能客观的看待实施,仇恨与热爱都是内心的投射,是我们看不清事物的全貌,这需要自己去澄清,去觉察。
避免怀疑是对内在恐惧的排斥性导致身体做出的应激性反应,这种反应能够确保人类生存下来,但是在成长中会成为认知阻碍。
而不一致性倾向的避免,则是对固有价值观的稳定性维持,然而成长必须破筐,守着一亩三分地是没法提升自己的。而与人对接时,能够进入对方的价值观,等于认可对方价值观,维持一致的稳定性,能够快速与他人链接,人性。
好奇,让人保持探索之心,对学识,对自我的了解的探寻。
妒忌是内心对自己的不自信,造成的对他人的恐惧感,而内在自我的信很足,则会表面出公平,公平是内在的谦逊和礼节。
繁衍群体的天然排斥来自于基因的传播竞争,这是生物本能。而回馈机制的本质是利他心,这个自然界的能量链接机制,付出能量,回馈能量以达到生生不息的境界,相当于生物本能服从于自然规律。培养自己的利他心,为他人付出,不求果,等到遇到困难或者机遇的时候,他人也自然会来帮助你。
简单联想也是条件反射的一种,把现象与情感的对应链接。否认痛苦则是趋乐避苦的天性。
过度自我评价与过度乐观,同样会让人看不清事实。而反过来,接入他人价值观,能够引起他人的过度评价。
对于超级剥夺反应,评论中有提到花呗和借呗,借呗是投资性举债,相当于直接剥夺已有资产,所以用的人不多,而花呗是消费性举债,直接能够通过获得物品和服务体现价值,所以用的人很多。
社会认同下,我们现在的社会奖励机制是赚钱受尊敬,所以造成了奔着赚钱去,忽视了成长,而我们要赚钱,首先要提升自我的思维格局,道的基础上开发术,有道有术,有思想层次,有落地作为。
谨言慎行,少说生活中无关的废话,提升生活效率。
四、思考题 :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认知偏差?
注意到上述说的避免不一致、避免怀疑、社会认同、重视理由等因素,在生活中非常难以觉察的在影响我的行为、选择。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独立的自我意识,要去反思、去探索是什么引起了当前的行为,细微觉察,在静的状态精细觉察。
五、引发的思考与行动 :我发现,自己的自我评价是过度的,时常会有,这个工作一小时内完成,结果花了两小时,这本书今天晚上看完,结果看到第二天。自己的自我评价呈现一种不客观的期望,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第二个是细小误差,我之前工作中也是因为一个影响整体不大的数字链接算错了,结果被抓住把柄,朝这儿使劲攻击,结果很惨。君子终日乾乾,是需要警惕看起来微小的误差,认知不到对未来的影响,不代表不会发生破坏性的结果。
在很多人表示同一个意见,特别是其中有权威在场的时候,我发现很容易自己不去对事项进行思考而直接认同了意见,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随波逐流,大脑是要去思维,要去锻炼才能够激活,激活自己的大脑,成为有独立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