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演员陶虹曾自述,女儿把牛奶打翻在地时,她冲上去朝着女儿一顿吼,“你怎么回事啊?”女儿当即一哆嗦,愣住了,满眼恐惧地望着她,不说话,甚至连哭都忘了。那一刻,女儿记住的是她暴怒的情绪,学到的只有恐慌。
一位在医学界有重要成就的科学家,也曾在幼时打翻牛奶。不同的是,妈妈看到满地的牛奶并未生气,也没有责骂,而是温柔地问他要不要在奶水坑中玩一下。
玩完后,妈妈便给出海棉、毛巾、拖把三个选择,教他将地上的牛奶清理干净。最后,妈妈把牛奶瓶装满水,让他尝试如何才能抓牢瓶子,经过反复练习,他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科学家说:“那一刻起,我知道我不再需要害怕错误了。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即使失败,我也还是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过去,儿子犯错时,我总是急于批评。结果,儿子吸取的教训是:下次犯错时不能承认,或者不能让爸妈知道。
所以后来,我不再发火指责,而是把儿子犯的每一个错,当做学习的一个契机。
孩子打碎东西,就让他学着如何避免再次失手;
孩子丢三落四,就让他体验找不到东西的困扰,从而学会归位;
孩子做题粗心大意,就让他多次做错后,学会细心审题与检查。
当我不再疾言厉色,儿子反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改错上,而不是我的情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