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是一知半解,读完以后你还有机会坚持或反悔。
适逢近日微信公众号5周年纪念,有很多关于新媒体风口已过的争论此起彼伏。同时,仍然有很大一批传统媒体从业者、应届毕业生、和已从业1到3年的新媒体运营者,正在考虑是否要转行或坚持在这片已进入红海的阵地中继续厮杀。新媒体运营的前(钱)景如何,作为一个围城中的人,结合众多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以下有4点忠告供以上人群参考。
第一点:20%以后,都是“猪”
说一句我们都听腻了的老话——行行出状元,很多人不知道它还可以翻译为:个体的劳动报酬是根据他在这个行业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决定的。若你是“状元”,这个行当里面的问题都能解决,自然市场上购买你劳动力的出价就高。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当状元,但“平均”的界限在哪呢?就在头部20%! 举个实例,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新媒体运营的初级岗位月收入从4,000-12,000不等,如果翻阅招聘网站的后台数据,你会看到10000-12000在金字塔尖,非常稀少,3%-5%左右;8,000-10,000的,在金字塔中间,稍微多一点,6%-15%左右;而剩下8000以下的,一大堆,80%左右——说句难听的就是今天辞退明天立马就又能招来一个新的,跟待宰的猪,实质上没有分别。
第二点:“我只是个文科生”,是“猪“才说的话
很多意向从事新媒体运营的应届毕业生,不乏985,211的优秀学生,他们大多毕业于新闻学,广告学,市场营销,中文,英文等偏重文科方向的学科。注意我的用词,是偏重文科方向。
在大学阶段,对于这些人群来讲,统计学,概率论,微积分,逻辑学,基本是不学的,更不用提CSS,Python, HTML5这些计算机语言。很多人当初就一句“我是文科生嘛......”敷衍了。
当然,如果这样的“文科生”认命年年都拿着4,000到6,000的工资,欣然面对着随时被换的风险,倒也可以安然自若。否则,在这个效率至上,结果导向的行当,还是基于洞见决策,按照逻辑形式,根据概率预判,利用计算机技能高效产出的工作流,有更大的概率走得更远,爬得更快。很多“文科生”不知道,他们苦苦用Word花1个下午排版好的文档,跟他竞争的同龄人,三个按钮一按就能完成。案例详见:8分钟学会Markdown ,写作效率翻一番!新手手册 V2.4
第三点:做“猪”,起码也要站对位置
其一是站对自己的位置。从业者必须实打实地在新媒体这个行业中有一技之长,例如文案,设计,数据分析,投放等,其中一项或多项特长。为什么我不提“热爱”或“兴趣”这些字眼?因为这些字眼适合哄学生用。在只轮结和效率果的新媒体职场,专业的人不会提这些词。但话说回来,谁会对自己做得好,又擅长的职业,缺乏“热爱”和“兴趣”呢?
其二是站对行业的位置。从业者必须清楚了解他所在(或即将从事)的新媒体岗位,具体是运营什么行业的什么产品或服务。这里不得不提,可以查看该行业连续5年的营收数据,自己去计算一个数据——利润增长率。这样做的必要性,是看清你所在的岗位,在未来,是一个集中全公司的资源去投入的重要节点,还是可有可无随便发个文刷刷阅读数交差的闲职。看不清这一点,加再多的班,都只能盼着下一家公司,大发慈悲给你的月薪涨点儿。
第四点:猥琐发育,”猪“也终将吃掉老虎
“某某大号A轮融资XX亿”,“XX仅凭3篇深度文章就破10W+”,“XXX后,90后公众号博主一夜成名”这类标题的新闻还是少读为妙。这些事件的原因,要么是已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要么是精心策划的营销软文。做新媒体妄想一夜暴富,和想开心就去嗑药没啥区别。
知识,技能,财富,都需要累积。当然,先累积了知识和技能,财富的累积才有盼头。这里说的累积,绝非工龄和年资,而是通过刻意练习建立属于自己的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的来讲,就是你一个人能否当几个人来用。先别误会,这个加班毫无联系。只要效率够高,你一样可以拿着高出同龄人几倍的工资,到点就背起小包,下班去浪。值得庆幸的是,真正的新媒体行业,真的只拿效率和结果来说事,基本上不必担心排资论辈和熬够工龄这些剧情。
所以,别浪,猥琐发育,在这个以效率和结果轮英雄的行业,累积好属于自己的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某一个运营节点,你都将迎来一句“原来你一直扮猪吃老虎!”这样的夸奖。
本文系半撇私塾内容营销项目里程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