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首映的这部电影,和闺蜜一起去看的。从爱情的角度来说,影片的结局不是男女主角历经冲突波折最后幸福美满在一起,却是时过境迁后在曾经梦中心心念念如今却真真切切的爵士乐俱乐部中偶遇,以最后女主的回望男主的微笑终结。看到这一幕的我心中一酸,有种悲戚感随着影院灯光的亮起而降临,作为一个简简单单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我,在这一刻抛弃所有,只觉甚是惋惜。事后和闺蜜开玩笑说,小情侣们甜甜蜜蜜来看一部音乐爱情电影,最后有着相似追求和梦想的两个人却没有走下去,真不应景。
我觉得这部电影以爱情为主线,但是很多讲的并不是爱情,比如,关于“梦想”——做梦是一个人的权利,拥有梦想的人,是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还是追求别人的欣赏和支持呢。
塞巴斯汀在影片中反复地表示,你为什么要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呢,别人喜不喜欢与你何干,你只需要做你喜欢的事。米娅也欣赏并支持着塞巴斯汀的梦想,不受拘束,真正地即兴发挥,让每一个音符都缘结于内心、流淌于指尖,随气氛而变化。不是酒吧里固定的《铃儿性叮当》,不是派对中观众点的曲目,不是在舞台上兴奋忘情地演奏着的年轻人喜爱而疯狂的流行爵士乐。
他们是背离着潮流的逐梦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悲欢,为每一次叩响梦的大门而激动而紧张,为一次梦的逃离而失望,然后又拍拍倒在地上时身上沾染的泥土继续追逐。然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是如此微不足道,不被理解和认同,他们承受着讽刺、挖苦,承受着冷漠、白眼。
在塞巴斯汀弹着规定曲目终于忍不住慷慨激昂创作演绎一番后,迎接他的不是满场的静默然后雷鸣掌声,而是众人各顾各的吃喝和老板不容争辩的解雇令。在他始终无法融入乐队的节奏中时,乐队其中一员对他说,你总在说要振兴爵士乐,可你在塔里演奏的那些音乐如果连听的人都没有,还怎么振兴。你这么保守,只有老年人才会听那些你所谓的真正的爵士,社会是变革的。在米娅一次次真情流露试镜的时候,不是被打断就是被拒绝。她自编自导的独角戏在帘幕合拢之后是一阵阵讥讽。
这些逐梦人,走在自己的路上,他们可以互相劝着对方让别人说去吧,我的路与梦有关,与旁人无关,别让他们嘲笑的目光玷污了你的衣衫。但在一个失控的晚上米娅还是哭着要放弃,塞巴斯汀还是在听到米娅回答着母亲的问话说他并没有稳定的工作后选择加入流行乐队。这就是现实吧,漫步太空纵然唯美,失重的舞姿纵然梦幻,还是不如坚坚实实踏在地板上掷地有声沉着安稳。这是大多数曾有过梦的人选的路,并把这归于一场年少轻狂,把梦的幻灭交给了“时过境迁”。
每个逐梦人都在承受着与世界背离的难过,放弃是个正常的选择。那些一直在追逐的人,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被送上敬意。影片中为这两个逐梦人安排的梦想归宿很美丽。米娅演出独角戏时被人看中,去了一个自由发挥讲故事的面试,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真正放松自己、探入自己灵魂去表演的面试,故事没有点明面试结果,但孤立无援孤独无助的时刻有人这样伸出了理解的手,投来欣赏的目光,这样的面试,参加便已无憾。塞巴斯汀呢,米娅偶然走进了他的小塞。剧情已经达到高潮,开启平行时空式的时间倒流重新开始。一切是那么完美无可挑剔。且不谈这些,塞巴斯汀最终实现了自己开一间传统爵士乐俱乐部的梦想。这里有最真挚的热爱,最纯粹的音乐,最即兴的发挥,最美丽的回忆。
有人说逐梦人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小王子,有着自己的执着,却被世界所抛弃,他就是在这种孤独之中守护着自己的星球。
《爱乐之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梦幻中的城市,凄美的爱情故事和一场梦的追逐。那些穷困潦倒依然执着的人,我们没有资格去同情或者可怜他们,因为他们的心依然年轻,纵使经历捶打也不失活力。愿天下有梦人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