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早阅读了本书第一章的部分内容。要点如下:
一、盲从心理,经常表现为对流行时尚的趋之若鹜。不管今天流行穿什么样的服装,听什么样的音乐,还是当下支持什么样的政治主张,我们都不会深入思考,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要避免盲从,我们就必须承认自己的缺陷和知识中的漏洞,而不是让自傲、恐惧与懒惰引诱我们去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
二、先入为主和贴标签,是草率思考最常见、也最具有破坏性的表现。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第一印象给遇见的人和事贴上标签,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所铁的标签来下定义,做出判断。
贴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正面作用。如果没有通过标签对事情进行分类,而是事事都经过理性分析,就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思考能力。
但是,更多时候,贴标签这种做法会导致错误。当我们使用标签来做判断,不公正地歧视他人——或为他人开脱——就是在远离事实和真相,这样做出的决定不仅会害了他人,也会害了自己。
三、外面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何看待和思考那些事情,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所以,命运并不是从外面走进来的,而是从内部走出去的——这一点像不像“认知ABC理论”?
因此,人生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内部思考方式的问题,正是由于思考方式的草率、混乱和有缺陷,才会导致外面的问题接连不断、困难重重。
感觉作者的这个观点,也可以用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来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