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知识是日新月异、无穷无尽的,要学习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习方法就诞生了,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把一个系列的方法弄精通,其实就够用了,这里正是对“一个系列”的探索。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收信息的方式都是列表形式的,没有进行严格逻辑训练的人,是无序列表形式进行;进行过严格逻辑训练的人,是有序列表进行;而极少数人接收信息是以画面方式进行的,这种画面具体可体现为由多个有关联的表格组成,每一个表格称为实体,表格的列,称为属性点,某属性点同时属于两个实体A和B,那么就说A和B有关系,有关系的实体,数据可以相互调用。
有了上面的定义,可知属性点可存储一列的数据,而属性点受刺激后,存储的数据也就变得更稳定,所以记忆知识需要反复地阅读和朗诵,来刺激大脑中的属性点。连接2个实体的属性点,命名为关联属性点,刺激关联属性点,可促使大脑中实体(知识模块数据)的相互调用,并重新排列组合,这也是创新的本质。
根据这个模型,可探索一套学习方法,就是首先在大脑中创建实体和属性点,然后反复刺激属性点来存储外界知识,最后,确定实体关系,也就是确认关联属性点,反复刺激关联属性点,加强多个实体间的数据交换,通俗讲就是多个知识模块的调用,熟能生巧,重新组合成新的知识点,又被称作创新。
首先,创建实体和属性点的方法,大脑如同肌肉,通过高强度训练可以加强,比如1分钟能记忆10个单词,就让自己记忆20个单词,能记住20个单词,就让自己记忆30个单词,或者阅读和理解一篇文章的时间不断缩短,不断给自己定完成不了的任务,而又竭力去完成,这样高强度训练,可激发自己的潜力,大脑就会生成相应的反应机制,对信息进行最优处理,显然实体和属性点,就是这样一种最优处理信息的机制。例如,同样记忆力下,一个熟悉英语的人,记忆单词肯定比不熟悉英语的人快且轻松,这就是已生成英语实体和属性点的缘故,实体,是对事物一种分类下的产物。
其次,是反复刺激属性点来稳定存储外界知识,实现强记忆功能,这里用口述的方法去训练,面对知识,把知识讲述给别人听,如果别人听不懂,就重新讲述,直到别人能听懂,接着用精简语言再讲述,同样让别人听懂,这样才算理解了知识,这样的数据存储是很稳定的,不断反复训练,最后,可能只用四个字就能把一本书讲出来,这种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最后,就是要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了,就得确定关联属性点了,将多学科,多模块的知识模块结合起来运用,这里就需要训练脑海画面构建能力了,比如 wheelchair 是轮椅,wheel是轮,chair是椅,轮子上面有个椅子,轮椅的画面要在脑海中构建一副画面,如果没有,就反复想象去构建,不断训练,直到大脑能轻松生成画面,目前,不少记忆大师都是用这个原理来进行神记忆的。
通过这3个方法的反复训练,学习能力一定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而这3个方法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属于一个逻辑链上的,所以叫‘’一系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