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一年之后,更自由了吗?
好久不见,已经很久没有安静下来仔细写一篇内省的文章。
今天是2022年10月20日,距离2021年9月30日从北京某个还不错的“半国企”性质单位正式离职已过去一年多,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裸辞后的感悟,只是一直忙于手头的工作没能抽出时间,停下来想想,裸辞后其实只是没有再固定的时间去打卡上班,但一直有在工作,不过没赚到钱罢了。
大概在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如果不上班,我想要当网红》,三年之后,已经是人均自媒体时代,很遗憾,我没能成为网红,因为不想出镜,搞了个专业方面的知识账号,有不到两千的粉丝,以及波澜起伏的阅读量,赚钱是不可能的,但因为喜欢写而一直坚持着。
非985211毕业生,三十岁,回农村,一切从打破标签开始
首先,这不是一个什么励志鸡汤的故事。
仔细回想,我身上被打上的每一个标签都是当下社会上值得讨论的。
一旦走入社会,无论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总是会被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打上标签,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社会定义一个人的标准之一。
作为一个非985211的二本毕业生,在2014年刚毕业那一段时间,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内卷,我也误打误撞进入过几个业界小有名气的公司,学到过不少知识,积累了相应的“人脉”,也有一些感悟。
1)人脉取决于你所处的平台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进入名企是首选,它取决于你之后跳槽的高度。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最后自己出来创业的人总喜欢打着一个名号:“前XX平台某职位”,这个XX平台多指国内外知名企业,它们也成为了这些人为自己背书的关键,以彰显其权威性。如果观众/听众/网友对这些平台感兴趣,也就成了被收割的第一批韭菜。第二个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写出自己毕业某某名校,以强调自己的专业性。
人脉是很多人跳入下一个平台或创业的敲门砖。但很多人脉并非有效人脉,大多数人脉取决于你所处的平台,一旦你的平台不具有对等优势,便会失去效应,所谓人脉也会成为社交媒体列表中的尸体。一些交流较深入转换为朋友互相欣赏的另当别论,奈何少之又少。
虽然很残忍,但还是要说:现代社会利益是交往的前提,校园中的单纯美好的关系在职场或社会中是稀缺品。
2)三十岁的尴尬境地
到了三十岁,尤其是一名女性,如果生活中还没有结婚多少会被视为另类;职场上没有混到管理层则会陷入更为尴尬的境地。虽然有散播焦虑的嫌疑,但也是不争的事实。
都说职场招聘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很遗憾,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员,我遇到的个别公司招聘要求是30岁以下,且明码标价写在招聘需求上的。
女性在职场上还面临着很多的“质疑”,为什么用这两个字,是从以往的面试经验中得出结论。
比如:结婚了么?为什么还不结婚,甚至还会被怀疑性取向。
其实,能去面试已经是公司根据过往履历给出的机会,更多的是“已读不回”,最让人难过的是,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已读不回事因为年纪还是因为学历,亦或者二者都有。
从生活的角度,身边的人普遍分为两类:已婚和单身。
已婚的房子、车子、孩子都有了 ,看似生活美满,也有一地鸡毛。
单身的多半是不想结婚或没有遇到合适的,也没有买房,可能有点存款在观望,暂时也没有结婚的打算,一边吐槽家里人催婚一边感慨:一个人真爽。
而到了三十岁,如果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很容易陷入“卷也卷不赢,躺也躺不平”的尴尬处境。
今天偶然看到朋友圈里曾经带过的实习生为我喜欢的某个公司出的作品,感慨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到沙滩上。
不知是行业个例还是行业普遍现状,身边的海归越来越多,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无论是学历还是见识都全面碾压。这也是当初我选择脱离职场的原因之一,拼不过,卷不赢,晋升无望且不喜欢职场的氛围。
3)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
自裸辞以来,几乎有80%的时间我都呆在农村,可能受环境影响,每天早睡早起,不失眠了,也没什么焦虑感。尤其是疫情之后,农村仿佛成了避世的圣地。
但不知何时,这股回农村风刮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一群人在农村做着房屋改造,拍摄一些令身处都市的人向往的视频,做起了自媒体。于是,“我从大城市裸辞回农村”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某站,某书比比皆是。
现代的年轻人真的都回老家了?
不止如此,甚至连日剧、韩剧以及最近主旋律国产剧《我们这十年》也有“回农村种田”这一板块。
村里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谁能想到最后的宿命还是回到农村种田?实现阶级跨越就那么难么?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想法。
好一点的想法是通过知识改变乡村,农振兴缺少不了年轻人,而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无疑是振兴农村的最好群体,前段时间《大山的女儿》上映,黄文秀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只是,我们该如何做到那么大公无私? 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在乡村做自媒体的年轻人能很好地带动乡村发展,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4)人生不过是不停自洽罢了
或许有时候,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一种自洽的过程。
离职后的某段时间我曾很恐慌,好像不上班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工作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裸辞后的一年后:不上班真自由啊,再也不想上班了。
但钱呢?经济来源呢?这是每一个裸辞的人最该担心的问题。
裸辞最开始,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职业者,接稿。这份工作只做了不到短短一个月,因为不想为甲方服务推了,之后的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自媒体事业中。然而很遗憾,我在这件事情上显然也没什么天分。
看过很多本相应的书籍,听过不少播客,就和听了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一样,毫无用处。
但我也没闲着,在农村过田园生活,养鸭子,种菜,管理小卖部,当团长……田园生活过得不亦乐乎,贫穷且快乐着,普通俗人罢了。
《我,到点下班》
但也有很多遗憾:比如一直坚持的另一件事始终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以前总是相信努力就会有所收获,然而现在并不是。
努力的人太多了,成功的人寥寥无几。那些成功人士说自己靠运气这件事诚不欺我,在那么多努力的人中,赶上运气起飞的人总是少数。
但也有一点很明确: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坚持与否,全凭个人选择。
小时候我们心怀理想,以为长大后能有所成就,绽放万丈光芒,至少在百度百科上留下名字。到了一定年纪,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平庸的人,过程很残忍,余生都在自洽,还有点不甘:再尝试一下吧,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行了。
三十而立,不好意思,没能立起来。
不过学会了忽略外界的标签,什么非985211,什么年纪,只要我不在乎,通通都去见鬼吧。
最近接触最多的词汇是不被定义。
No rules,你的人生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