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在自己看书,但陷入了选书困境,看了几本书都不太好,索性都没有读完就放下了。
于是就听樊登讲书,我挺喜欢他讲书的,因为他除了讲出书中的精华外,能够引申很多东西,也就是把他有的东西也讲给我们,相当于有双份礼。
《正念的奇迹》。一听名字感觉有些鸡汤,本来不想听的,不过他这么一讲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大有来头,大不一样。为什么呢?本书作者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所指的正念,并不是正能量那个意思,人家不像咱么俗人这样区分正负,作者怀有拥抱一切的普世态度,不区分好与坏,正与负,作者关注的是当下,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作者举了日常再普通不过的洗碗的例子,陪孩子的例子,甚至是吃饭的例子,看手机的例子,还有你认为再不起眼的事情,都有用正念的必要性。
尤其对于洗碗我深有体会,以前我也写过关于洗碗的文章,情况是这样,我的岳母是一个非常喜欢做菜的人,喜欢做好吃的给大家吃,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赞扬,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和我的价值观违背。她每次都做3,4个菜,如果加上汤就是5个菜。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但对于我可惨了,因为我要面对成堆的盘子,每次我都要花至少半个小时,周末招待客人甚至要一个小时才能洗完。所以,我对洗碗完全是负念,不光没有兴趣,还有很多抱怨,甚至常常一边洗碗一遍在内心抱怨,所以洗碗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后来的情况稍有好转,我开始听相声,后来听TED来打发时间,就把这个当成是学习时间,总算好了一些。但书中给出的观念是,这些都不对,要做的其实是要认真的感受当下,感受水流的声音,感受盘子,筷子和碗在水中游泳嬉戏沐浴的欢快,真的是不可思议啊,正念的力量是不是能使得和人吵架都是一种享受呢。。哈哈。
陪孩子目前的状况也是苦不堪言,陪孩子的时候总是觉得那不是我的时间,我要干点儿别的,这不光给孩子一种敷衍的态度,无法建立与孩子的信任,也完全与正念背道而驰。作者认为,你陪孩子其实是你陪自己,你花时间在别人身上也是花时间在自己身上,就相当于物理学上的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你施加了一个作用力,对方也给你一个反作用力。同样的道理。
这个正念我理解和专注度也是很类似,但专注度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强度很大压力很大的一种状态,要时刻不受任何影响。正念不一样,正念更包容一些,正念并不关注结果,正念仅仅是让你关注当下。
那我们是不是每天要花独立的时间来进行正念的练习呢,也不是必须,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进行正念的修行,走路,吃饭,睡觉都可以,当然写作也是修行,也是正念。